作者:孙毅
蝉鸣一声高过一声的时候,山村的夏天,就会变得安静下来。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其境界谓之“道”。大自然的怀抱,刚柔相济,“道法自然”。好像有人感到,夏天的雨多,并不稀罕。天地之间,彼此相容。农作物的教养,与阳光、雨露、泥土一脉相承。事实上,夏日的雨水,对农作物一样重要。特别是在“小满”这个节气。农村有个谚语说:“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小满需要充足的“积雨”,然后才能期待满满的好收成!
走过春天,踏过初夏,迎来充满希冀的小满节令。我来到“唐人七律”的压轴之作——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原创地辋川采风纪行。
被赞誉为“唐诗之都〞的西安市,下辖蓝田县辋川乡,可是王维的福地。他曾在这里,留下赞美春天,“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写过秋天,“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又抒发过盛夏,“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在王维的笔下,小满时节的辋川,绿柳黄莺,生机盎然。在这里,“小满”与唐诗经典时空交融,让农民朋友多了一份辛勤收获的期许和渴盼!
(一)
“双抢”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没有的,大多数城市人,根本就无从听说。
所谓“双抢”、即抢收抢种,关中大地的农民,务必在夏收前,抢收夏季成熟的小麦,抢种秋季农作物,怕耽误农时,收成将大打折扣。一提起“双抢”,绝大多数的农村人,习以为常,但很多经历过“双枪”的人,提起这两个字,便会咏叹道:“别提哪个紧张劲啊!”只是谈及小麦丰收时,眼神中方才流露出兴奋和喜悦 之情!
“小满”是夏收的前奏,万物初盈,夏花含笑,麦子等农作物,籽粒灌浆,臻于饱满,是充满津动生机和活力的节气。
公历每年5月21日前后,当太阳抵达黄经60度时,即为小满。它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中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里讲的满,在北方,指小麦的籽粒饱满欲熟。在南方,则指雨水盈满。
我觉得生活的一大半趣味,都是节令给的。
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此时,苦菜茂盛生长之后,喜阴且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萎。而小满最后一个时候,麦子快要到收获的季节,对人们而言,小满则是夏;对麦子而言,小满意味着成熟的秋,因此也叫“麦秋”。在盛夏的微风里,细细闻来,却蕴藏着淡淡的麦香味道!
(二)
古人慧根无限,既观天象,也勘地情。把一年分成四季,再细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搞得精准无误。
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是颇为特殊的一个——有小暑、有大暑;有小雪,也有大雪;有小寒,还有大寒。但唯独有小满,而无大满!
在中国人的心中,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因此,凡事不可太满,“满招损,谦受益”。这么着,人就会做到了天地随和,一代代,我们就这么存在于天地之间!
关于“小满〞与唐诗,让农民多一份期许和渴盼的寻访,最终落脚点,我们落在了辋川,那苍莽的崇山峻岭间,那氤氲被唐诗经典浸润过的山水林间。
辋川,位于陕西蓝田县南部的秦岭山脉之中,武关道的必经之地,因河流,辗转曲直,形如车辋,而得辋川之名。
辋川乡总面积77平方公里,有13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历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辋川的风光,对得起它的名声。这里层恋叠翠,四时秀色,以峰峦之旑旎,山岩之突兀,溪涧之蜿蜒,云雾之掩映吸引着人们,成为古今游人的仰摹之地!
不过,关于在辋川的文献里,记载最多的,还不是景物风光,而是盛唐时期,许多文人墨客曾云游,或隐居于此。
李商隐曾游览辋川的锡水洞和凌云洞后,留下“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名句。
当我寻访来到辋川,早晨山野雾气袅袅,草本、木本、藤本的植物,一起蕴在雾霭里,翠微一片,尤其垂柳,丝丝条条的碧绿,似有也无,浮云一般缥缈,我顿时感到眼前,就是一场幻觉。
小满节气之前,我赶到辋川,一刻也不想错过,对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诗意体验。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世称“王右丞”。喜欢写诗,更擅长画画,是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有“诗佛”之称。他隐居辋川,诗画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但人的一生,能真的如诗如画般美好吗?
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在这首七律诗中,我把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小满”节令的巧妙融合链接,我相信,会给大家创造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三)
小满己过,盛夏的架子基本搭起来。读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后,我非常想拿起笔,给“积雨”二字画一道杠,这句话非常适合“小满”的气质,就是“盈满”而自得!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辋川庄,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陕西蓝田县辋川当年居住过的宅地,也是王维的隐居之地。
这首诗究竞与“小满”节令结合去理解,好在哪儿呢?
首联写道:“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诗人王维在“小满”节令刚过,上山看到,一连下了几天阴雨,空气湿度大,静谧的丛林上空,山下农妇烧火做饭,连炊烟上升得都特别慢,缓缓升起来 !
“蒸藜炊黍”,简单地说,就是烧菜作饭的意思,但又不是丰盛的饭菜,而是粗茶淡饭。诗人在此,为什么一定要写粗茶淡饭呢?因为农妇在家,快点做好饭,目的是“饷东菑”,就是给村东头一清早,在地里干活的男人们送饭,展现了一幅井然有序的农家耕作和农妇早炊的田园生活!
颔联写自然景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辋川之夏,百鸟争鸣。诗人看到,在布满积水的田畴上,白鹭翩然飞起;在蔚然秀丽山林中,听到黄鹂婉转欢唱。王维在这里,只选形态和习性,迴然不同的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颜色和视觉,搭配得色彩差异,浓淡相宜,这一联真是美极了。漠漠,形容水田广茂,视野苍茫;阴阴,描绘出夏木茂密,境界幽深。把小满已过,积雨天气的辋川,描写得空蒙迷茫和开阔而深邃!
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王维,独处辋川终南山中,看到木槿花,朝荣夕败,领悟到人生的荣枯无常。幽栖于万古长青的松林之下,只摘些带着露水的葵菜下饭,比起那纷扰我诈的名利场,守素长斋,却从中领略到隐居辋川的禅寂生活之乐。
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诗人在最后,选用了两个典故,说明事理。第一个典故是争席。《庄子-杂篇-寓言》里,有个叫杨朱的学者,跟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小心翼翼地招待他,其他客人也纷纷给他让座。然而,等他学成归来,其他的客人,却不再给他让座了,甚至,与他“争席",抢座位。说明杨朱通过学习,懂得自然之道,与众人没有隔膜,不再显得与众不同,高人一等。
第二个典故是海鸥,《列子—黄帝篇》,则讲一个人没有心机的时候,在海上与海鸥玩耍,由于互不侵犯和猜疑,海鸥亲近他。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时,他便到海滨,动了心思抓海鸥,海鸥便惊觉得高飞远去了。
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形象鲜明,哲理深远,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空古准今”的极至。这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而牢不可分!
四季更迭,人有人生,物有物世,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我在“积雨”辋川庄穿行,似乎五脏六腑都放对了位置,也是一次精神瑜伽的洗礼,宛如二十四节气,那样亘古不变!唐诗是无解的,诗人是大自然的灵童,值得呵护。
我终于想明白一件事——小满的本质是什么?小满的本质就是,风调雨顺的丰收期许和渴盼!
(值班总编辑:周步)
孙毅: 游记散文:小满“积雨”辋川行 ——“小满”与唐诗 让农民多一份期许和渴盼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19
2025-05-16
2025-05-16
2025-05-14
2025-05-13
2025-05-10
2025-05-07
2025-05-06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19
2025年招聘相亲旅游会员:解锁爱情新旅程,遇见命定伴侣!
2025-05-19
第五届国际家庭日·姓氏好家风论坛暨清大家风五风·五福畅行峰会在京圆满举行
2025-05-19
2025-05-19
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北京选拔赛暨经开区五月鲜花合唱展演活动成功举办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8
儒韵墨香融佳酿,匠心力作启新章——尼山翁酒打造文化白酒新标杆
2025-05-17
乾县作家傅建华散文集《乡音浅唱》由国内两家知名出版社隆重出版
2025-05-16
2025-05-16
“巾帼绽放,向阳而生”— 肆玖·巾帼商学之旅圆满收官,开启女性商业赋能新篇章
2025-05-16
2025-05-16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