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大明山
作者:黄贤明,壮族,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
八桂山水,名扬天下。诸多胜景之中,大明山以其独特的禀赋,始终牵引着我的目光。它横亘桂中,绵延数百里,横跨数县,更因一段“山神怒啸”的古老传说披上了神秘外衣。民国《武鸣县志》里记载,深秋时节,阴霾蔽空,山谷便会涌起如牛喘般的轰鸣,声震四野。这奇异的声响,被乡民敬畏地称为“山神之怒”。
传说引人遐思,而明代徐霞客笔下“西望双峰峻极,氤氲云表者,大明山也”的描绘,更在我心中种下向往的种子。2020年8月,公休假期,我终于得以循着古人的足迹,驾车前往武鸣,探访这座魂牵梦萦的大山。
车子驶入景区,山门庄严肃穆。红底金字“大明山”遒劲有力。景区大门造型新颖,楼亭合一,颇显心思。购票后,我选择了自驾上山。甫一进入山路,心便悬了起来。道路蜿蜒如蛇,狭窄得仅容两车擦肩,更无隔离标志。参天古木遮蔽天日,浓荫匝地,形成幽深的绿色隧道。光线陡然昏暗,轮胎紧贴着模糊的路肩线行驶。对面不时有车驶来,车后催促的喇叭声在密闭的山谷间回响,惊得人掌心沁汗。每一次会车,都需屏息凝神,减速缓行,小心翼翼地将右边轮胎几乎压上路肩,方能险险交错。车身相错时,仿佛能感受到对方车辆带来的气流震动,心,也随之提到了嗓子眼。这原始的、未经拓宽的自然保护区道路,对车技与心神都是严峻的考验。
俯瞰大明山下 黄贤明拍摄
一个多小时的紧绷神经后,终于抵达半山一处洼地。一块“滑翔伞训练基地”的牌子指向一片缓坡稀疏的草地。停下车,踏上柔软的草甸,视野豁然开朗。俯瞰山下,阡陌纵横,如棋盘的田野间点缀着宁静的村居。中央兀立一座如平台式的孤峰,四野是深浅不一的绿:甘蔗的翠绿、玉米的嫩绿、稻田的油绿、桑田的墨绿,还有速生桉整齐划一的林带。绿树掩映处,白墙黛瓦的村落安然栖息,小学校隐约传来的清脆铃声与童声诵读,为这幅巨大的田园画卷注入了温暖的烟火气。
此时虽非滑翔佳季,却已有工作人员在调试装备。我匆匆用手机定格这南疆山水和满屏的绿色,便再次驱车向上。
大明山上观景台 黄贤明拍摄
半小时后,我将车停于路边,踏上半山腰观景台。沿缠满祈福红绸的石阶下行,眼前是连绵起伏的苍翠峰峦,云雾如纱,缠绕山腰。我正沉醉于这莽莽苍苍的画卷,一股强劲的山风毫无征兆地从另一边的山侧卷起,带着深林的凉意直扑面门。抬头望去,方才还澄澈如洗的碧空,瞬息间已被疾走的铅云吞噬了大半,阳光仓惶遁去。不过须臾,厚重的雨幡便如巨幕垂落,天地骤然昏暗。“要下雨了!”心头一紧,我慌忙将相机揣入怀中,转身向石阶上狂奔。此刻的石阶仿佛陡然陡峭起来,双腿灌铅,胸口如鼓槌擂动,急促的喘息在喉间拉扯。冰冷的雨点已噼啪砸落,瞬间就连成了密实的水幕,无情地浇透衣衫,模糊了视线。狼狈地钻进车厢,雨刮器疯狂摆动,也扫不尽挡风玻璃上奔流的雨痕。
氤氲大明山 黄贤明拍摄
然而,山雨来得暴烈,去得也诡谲。不过一支烟的功夫,喧嚣的雨声渐歇,厚重的云层裂开缝隙。推开车门,一股沁凉清冽、饱含泥土与草木浓烈气息的空气猛地灌入肺腑。更令人屏息的是,深谷间,缕缕乳白的雾气正丝丝缕缕地蒸腾而起,轻盈曼妙,如仙子的飘带,缠绕着墨绿的林梢,游走于黛色山峦的腰际。方才的惊惶狼狈,竟被这雨后升腾的、如梦似幻的仙气涤荡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身微凉的湿意,与满目流动的空灵相对。
继续上行,我抵达山巅的五方草坪。千亩草甸铺展如茵,四周古木环抱,中央却神奇地只长草不长树,形成“天坪山圩”的奇观。爱心草坪形如心印,天书草坪符号神秘,引人遐思。我未及细品,便直奔山顶,去寻那座矗立在北回归线上的标志塔。白色的塔身立于海拔1270米处,金属的球体与纬线在云隙透下的阳光中灼灼闪耀,在苍翠林海中宛如一枚金色的句点。它沉默地标记着一条看不见的纬度线,也标记着我此行的一个遗憾——夏至已过,无缘得见一年仅有一天“立竿无影”的奇观。
我是慕大明山瀑布之名而来的。庐山飞瀑的银河之势,泰山顶溪的涓秀之美,黄果树的雷霆万钧,德天瀑布的跨国壮阔,通灵大瀑布的通天秀逸,皆曾令我倾倒。此行,我尤盼一睹大明山瀑布的独特风姿。在橄榄大峡谷,终于得见金龟瀑布。六十米高的水头分三级跌落,轰鸣作响。最奇的是瀑下潭中,一尊巨石形肖灵龟,引颈似有所指。立于瀑前,水雾扑面,冰凉沁骨。传说从不同角度望去,龟首总指向出山之径。凝神细看,水汽氤氲中,那石龟仿佛真在碧波间浮动,牵引着思绪。
穿行大明山,山中一日,不过浮光掠影。驱车疾驰,掠过的是表象;驻足凝望,方窥得些许神韵。壮文化学者古笛先生称大明山为“父亲山”,此刻我似乎触摸到一丝深意。它威严,山路崎岖、风雨莫测;它深邃,传说悠远、草木无言;它灵动,云雾升腾、飞瀑欢歌。下山时,车窗外的山影渐渐融入暮色。但轮胎擦过狭窄路肩时那细微的震动,山雨骤来时心脏的狂跳,雨后白雾升腾的魔幻景象,连同那深谷中轰鸣的水声,却无比清晰地烙印在我的心底。穿行于大明山,这座会“呼吸”、会“怒啸”的山,它的厚重与精妙,它的故事与心跳,于我,才刚刚翻开扉页的一角……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黄贤明,壮族。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现在广西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爱好文学创作,业余时间勤于撰稿,1996年开始发表各种作品,先后在“人民网”《广西日报》《当代广西》《中国劳动保障报》《广西人大》杂志、“中国散文学会”“大散文通讯”“中国作家在线”“今日作家”和“乡土文学”等微信公众号以及《右江日报》《黔西南日报》《百色工作》“百色人大网”《靖西文艺》《驮娘江》等报纸杂志发表一些散文、诗歌、时事评论、新闻报道、理论文章等。公开发表的各种文章近300篇,近50万字。)
2025-07-10
2025-07-10
2025-07-06
2025-07-06
2025-07-04
2025-06-30
2025-06-30
2025-06-30
2025-06-30
2025-06-30
2025-06-27
2025-06-20
2025-06-17
2025-06-17
2025-06-15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