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山访古茶树
作者 张燕
早就听说圣泉山有两棵古茶树,可是每次去都没看见,夏天的时候特意去寻访也不得见。今天家里没有亲戚来,中午坐车去爬圣泉山。
山门装饰一新,门前大大的横幅,“圣泉山新年祈福庙会盛大开幕”,甬路上摆上了火盆,马鞍,挑水的扁担和水桶。据介绍,游客从火盆上跳过,预示着新年日子红红火火,从马鞍上跨过 ,预示着新年平平安安 ,挑水桶预示着财源滚滚。今天爬山的人不多,进门后排队等候跨马鞍、挑水桶,兴趣盎然。
今天选了一条平坦的上山之路,放假过年,好东西吃得过多,加之这些天没运动,腿都不如以前轻松了。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吧,到了圣水观音寺。相传圣水观音寺,始建于唐朝,女英雄樊梨花与敌军交战,身负重伤,危急时刻观世音菩萨显灵,救了樊梨花的命,为报救命之恩,樊梨花修建圣水观音寺。供奉观世音菩萨享人间烟火,为百姓送子嗣,保平安。这寺不大,只一座四合院,正殿供奉送子观音,据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送子观音寺,西配殿的匾额是弘一法师题写的“大悲殿”,殿内供奉的哪路神仙,没记住。东配殿是尼僧的宿舍,南配殿供奉的是韦陀。院内有一眼古井冬夏不枯,不知有几许深,水甘甜润口,夏天喝一口凉沁沁,甜滋滋,直透心田。传说圣泉寺原来并没有水井,平时僧人们用水都要到山下去挑。冬天遇见下雪天,路滑难走,下山挑水辛苦异常。韦陀菩萨被僧人们的坚韧辛劳所感动,在一个寒冷的夜里,施展法术从下元村背来一口井。从此圣泉寺的僧人再也不用辛苦下山挑水了。
从观音寺往西走,是一条不太深的小峡谷,路很窄,很崎岖,很少有游人走到这里,离寺庙不远处有一座埋葬寺内圆寂 僧侣的灵骨塔,再往里走约有一公里多,见一指示牌上写:古茶树,早就听说有两株古茶树,一直没见过,去年夏天时特意寻访而不得。沿着指示牌的方向,往山坡上走,只见柏树森森,密密麻麻,坡好陡,几乎没有路,手脚并用在坡上寻找大半天,也没见到古茶树,还在想是不是没见过,即使见了也不认得,就这样错过了吧。在坡上徘徊一会,往回返,下到半腰,碰到也来寻访古茶树的一家三口,他们询问古茶在哪里,我说没见到,他们也很失望,又不甘心,说总该有个标记吧,我回头往坡上望去,赫然发现就在距我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块不大的石片上用红漆写着:“古茶”两个不算大的字。旁边是两小棵不起眼的树!从石缝中长出,高有两米吧,粗的那株也不过手腕粗,这就是传说中的古茶树?有些小失望。古茶树,不知因何而生长在此,不知何年何月而生。它就是一个谜,诱惑着像我一样的游人,来寻觅,寻找,探访。
茶树本是生长在南方的,北方很少见,即使偶尔有,也是长在温暖湿润的地方。而圣泉山的古茶树却是生长在干燥的多风阳坡上,与柏树林混生。它是一个传奇。终于与古茶树相遇,相见,没想象中的美好,没想象中的妩媚,有些失望。就像有些人,只适合怀念,见了会打破心中那份美好。相见,不如怀念,信矣。
告别古茶树,继续往山上走,目的地是前方的山峰佛爷顶和观音顶。路越来越崎岖,越来越难走,有些路段被柴草覆盖,先用登山杖把柴草拨开才能走过去,感觉和爬野山相似,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条路我也是第一次走,以前都是到观音寺就返回了,从没走过这么远,走一会,听见有脚步声,回头一看是一对年轻人,也就二十几岁吧。男孩很帅气, 很英俊,女孩似乎很疲累,问我这条路通向哪里,我告诉他们是最高的山峰,男孩说和您一起走吧,我问女孩能走吗?女孩点点头, 他俩没带登山杖,我在前边开路,他俩在后边跟着,男孩搀着女孩,边走边聊,快到山顶时我发现一丛野生杜鹃,又叫映山红,每年清明时开花,花粉紫色,花开时大片的映山红连在一起,满山满谷,把山染得像火焰在燃烧,整座山在映山红的风情里 激情迸射,充满活力,就像一个小伙子,正年轻! 我停下来拍野杜鹃,那俩年轻人走到我前头去了,他俩在坡上我在坡下,一抬头,女孩子的鞋让我惊讶的合不上嘴 :她竟然穿了一双高跟鞋!有七八厘米高!这样的山路这样的鞋子,她竟能爬上来,真真难为她了。在泰山上也见过穿高跟鞋下山的,泰山,走的毕竟是台阶啊,比这好走多了。终于到了观音顶,男孩子问有几条下山的路,我告诉他们有两条,一条向南向东回景区,另一条是野山,我和同事走过,还不算难走,我建议他俩向东向南,回景区,安全,路近。又走一会,女孩子走不了了,一瘸一拐的,两只脚横过来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走,她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您先走吧,我们走得慢。”男孩子半搀半抱的扶着女孩子下山,我也没办法帮她,就把登山杖送给她一根,希望她走得快点,安全返回。我走得快些,边走边等他们,走一会喊他们一声,听见回答再走,这条下山的路上,只有我们三个人,走着走着,听不见了他们的回声,拉得太远了吧,好在这是景区的路,是安全的。看看手机已经下午四点了,我也得下山了。
愿与山水共清欢
未过清明,几个朋友相约去看映山红,有人说开过了,有人说还没开呢。我们驱车琉璃庙去看映山红!出了分水岭隧道,两边的山上,还未见青翠,山桃和山杏花在阴坡大片招摇,搔首弄姿,星眸生辉。暖风袭来,尤似一群娇俏的仕女掩口失笑,嘲笑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不懂时节的人,那娇娇的笑声似乎穿云而来,惊破耳鼓。在山花的目送下,车子过了后山铺,在一座小桥上停下,弟弟说去年他在这里见过大片的映山红,几个人爬上桥南的山坡分头寻找传说中的映山红。苦心人天不负,终于有人叫起来:“这里,这里,这里有“。举头望去,在山半腰的一块大石头后面,几丛映山红如火如荼,粉紫色的花朵灿如云霞,摇曳生姿,叫人忍不住想亲近,又怕亵渎了瑶池仙子般的圣洁。一班人顾不得棘刺丛生,坡陡路滑,纷纷围向映山红,举起各式相机,跪着蹲着姿势各异,向着心中的仙子顶礼膜拜!尽可能多的把那骄傲的身姿收纳镜头中。厚实的户外手套也没挡住棘刺的锐利,扎的我满手柴刺。当翻看着一张张姿态各异风情万种的照片,心中的喜悦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劳累和棘刺都算不得什么了。
患病后一直就没再出去,总是在家与医院间奔波,即便最爱的山水也疏离了。去年端午节过后,化疗的间隙,感觉身体还行,腿也还能走得动,颈椎也还能承受一颗头颅之重。女儿见我状态尚可,就撺掇说咱们出去玩吧。可是去哪呢?不能太远,已便发生情况能及时去医院,还要有好山好水,女儿说去琉璃庙吧,您不一直念叨琉璃庙嘛。是啊,心心念念琉璃庙。
带上野餐垫、躺椅、又买了水果零食, 驱车去琉璃庙,想找一处有山有水有树有阴凉,没有游人的地方,来冲刷尘世的喧嚣,洗却医院的消毒水的味道。车子驶过栢查子隧道,拐过一个弯, 对面赫然出现一座大桥,桥下是大片大片的阴凉,桥的南面是一面不太陡的山坡。坡上杂生着多种乔木和灌木,只有菠栎树是在圣泉山见过的。桥的西面是一家道路养护所,空着,没有人上班。桥东有一条小河,清澈见底,游鱼可见。河边生长着清瘦的蒲草,蒲棒又细又小,单薄的身子向人诉说着营养不良。小河东岸沿河栽植着高大的白杨,清凉的溪水从白杨脚边缓缓流过,河床上零星散落着大块的光滑的石头,石头的缝隙一群小鱼无忧无虑地嬉戏着。
把车停在桥下,铺好野餐垫,摆上水果和零食,支上户外躺椅,躺在椅子上吹凉风。耳边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悠悠清风抚过肌肤,暑热烦闷顿时烟消云散,颓废的心情为之一振, 置身大自然的山水间,神清气爽,从没觉得活着竟是如此美好!曾经自诩前世为青草仙子,受日月精华山川河流的滋养,今世才如此挚爱着山山水水。将自己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清风明月为伍,树木山林为伴,愿将尘烟抛尽,与青山绿水共清欢。
女儿去下游的河道里探险,我跑到河边看人钓鱼。 在小河的中游有一个人正认真地下着钓钩 ,烈日下不时有小鱼上钩,都是些小于十厘米的小杂鱼,我问怎么不到前面的树阴凉里去钓时,他说那是养鸭人的地盘,不能去。哦,这才发现,河里还有一群游弋的鸭子。是那种灰褐色的麻鸭,一会踩着水使劲地抖落这翅膀,一会又使劲地将头扎入水中,一会又有排成队游向远处。河岸的小路边,有一块不太显眼的路标,指示出养鸭人的小屋。
养鸭的是一对夫妇,十分热情地介绍向我:都是早上新捡的鸭蛋,特别新鲜。腌好咸鸭蛋的黄都是红色的,出油的。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拎过来盛鸭蛋的水桶,让我看她的鸭蛋多么新鲜。买完鸭蛋,坐在桌边与他们闲聊起来。女主人很健谈,她说鸭蛋的黄能淹出油,绝不是喂了添加剂,而是喂了小米面!我吃了一惊,那得多高的成本?她说每次都是和别人一起合伙去坝上拉一种小米抛光后的小米面儿做鸭子的饲料。他们在河边养鸭已经好几年了,媳妇是本地人,男主人是安徽人,转业后分配在怀柔工作。几年前辞职在这里建了养鸭场,和媳妇一起养鸭子。男主人喂完鸭子,摘了一盘儿红杏请我们品尝,山下的红杏早已下市,而山里的却是刚刚成熟,鲜灵灵地惹人喜爱。男主人边抽烟边抱怨,生意越来越难做。他们夫妇今年还有三百只鸭子了,比往年少了一半儿还多。以前他们的鸭蛋根本不愁销路,各单位订购都供不应求,每年有十几二十万元的收入,从不用零售,操心费力的。今年都半年了,单位订购还不到一万块钱呢。从他的抱怨中透漏出另一种信息,但却无言慰藉他们的焦虑。
作者 张燕 怀柔区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区内《怀柔报》《红螺》杂志
2025-05-02
2025-05-01
2025-04-28
2025-04-21
2025-04-20
2025-04-19
2025-04-17
2025-04-14
2025-04-13
2025-04-10
2025-05-03
2025-05-02
“半千之约 天籁重鸣”铁琴春声专题纪念音乐会暨“天籁故里・南湖春晓”雅集活动隆重举行
2025-05-01
书香文雅423世界图书日特辑(三):著名作家张庆和携书香文雅出品图书出席活动,助力中高考阅读写作
2025-04-30
2025-04-30
詩里家国畫中詩 --雪島(徐锁荣)五指山熱帶雨林 行吟寫生作品展
2025-04-29
我踏金鳌海上来 —— 记无锡市通商中心会长、致公党无锡市委文体委副主任 丁康权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年怀柔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暨和美民族乡村宣传推介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2025-04-29
著名军旅诗人刘笑伟:人生的诗意与诗意的人生——“百川汇海·文学盛宴”在中国政法大学开讲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8
2025-04-28
北下关文联成功举办知名作家谭国伦长篇小说《少女河心》分享研讨会
2025-04-27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