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杨府散文:胜叔家的柿子树
来源:长春日报 | 作者: 杨府 | 发布时间: 2025-09-19 | 23 次浏览 | 分享到:

image.png


胜叔家的柿子树

 

杨府

 

胜叔家有棵粗大的柿子树,每年秋天,都结很多的柿子。累累压枝条,澄澄耀黄金,看得人心生渴望。树在村头,老远就能看到一树燃烧的烈焰,算是一景。可在我们村童眼里,这可不只是观景胜地,更多地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诱惑之地。在柿子欲熟未熟的那些日子里,我们都要与胜叔上演几幕老鼠逗猫的游戏。

虽然胜叔看得紧,但老虎总有打盹时。事后,胜叔往往捡起地上那些被咬了一口、两口的青柿子,摇摇头说:“可惜了,糟蹋了。”

一副很无奈地样子。

胜叔此人,五短身材,其貌不扬,加之脸上留有烧疤,面相上略现狰狞之状。平素又很严肃,致使村童们多有惧怕。但总有捣蛋顽劣的村童,经不住诱惑,窥伺其不在家时,各依分工,迅速地翻过院墙,爬上高树偷摘果子。但当我们还没有摘下几个,突然听到一声断喝:

“你们这些小蟊贼,休走!”

话音未落,胜叔已从草丛中跳将而出。大伙儿惊恐万分,扔下赃物,各自奔命。但已经晚了,被胜叔堵住去路,逮个正着。他一手捉住一个,像赶羊一样,把我们推搡到树下。树上的村童伏在浓密的枝叶间,大气也不敢出,更不敢下来。原来,胜叔为威吓故,故意设下陷阱,佯装出门。实则是悄悄地躲在矮墙的林扒子里,单等我们落网。

胜叔让我们并排站在墙脚下,虽然没有过多生气,但也没有要放走我们的意思。我们心里都很忐忑,不知道将面临什么惩罚。胜叔让我们把柿子捡起来,问谁是带头的。而后拿起一个还有些微微泛青的柿子,在手里左右转转,看看,说:“这也能吃?既然能吃,你们就当着我的面吃下。带头的两个。”说完,非威逼我们吞下不可。否则,则告家长(那后果定会挨一顿猛揍),不然,不会放我们走的。因为柿子还未成熟,非常涩口。我们都不得不硬着头皮,苦着脸吞下去。那滋味儿,绝难下咽,让人感到十分难受,眼泪都掉落下来。我们越难受,胜叔越是得意。一点也没有怜悯之心。看着我们艰难痛苦地吃完,脸上才稍现霁色。一一点着我们的脑袋说:“不知道这些还是青瓜蛋子吗?这能吃吗?还要等上一个月才成熟呢!想吃柿子,总得等它成熟了吧!青瓜蛋子就搞,那不是糟蹋东西吗?”

那时,我们都恨胜叔,认为胜叔非常可恶,非常残忍。

柿子终于熟了,黄澄澄的,金灿灿的,鲜艳明亮。

胜叔要收果了,动静很大。他故意到邻家借来梯子,箩筐,似有意昭告众人,几乎半个村庄都知晓了。胜叔也一改往日威严面容,变得异常亲切,见到村童,老远就大声喊着、叫着,招呼他们过来。

胜叔喊道:“来啊!柿子熟了。随便摘,随便吃!”

村童们奔走相告,个个都吃得满嘴泛黄,前襟起痂。临走,胜叔还让我们把兜里塞得满满的。

那一天,是我们小孩最快乐的日子。

我们始觉得,胜叔到底、终究也不恶。

几十年过去了,胜叔家那颗高高挺立、枝头密布、结满金黄色硕果的柿子树犹在,而且较前茂密,结的果子似乎也较先前为多。胜叔犹在,只是老了。而当年的偷果顽童们,却踪迹全无。都外出工作或是离开了寂静的村庄,在城里买房置业,把曾经的故乡当成了远方。村庄没有先前热闹了,空荡荡的,略呈荒凉之象。

胜叔日渐消瘦,每天坐在土坡上,拐杖放在身边。看着满树的柿子,金黄诱人,可再没有少年调皮地与他玩捉迷藏的游戏了。胜叔心里异常孤单、落寞,一脸忧伤。每每忆起当年,总是不胜感慨。夕阳拉长了他蹒跚的背影,望着道路尽头的远方,他总是莫名其妙地问从远处归来的人:当年那些调皮的少年,离开了村庄,难道不想着再回到村庄?

胜叔也曾摘下柿子,拿到集市上叫卖。而集市上集中了各种的果子,琳琅满目。有些他甚至都叫不上名字,他的柿子根本无人问津。他用柿子与人交换些其它奇异的果子,品尝尝鲜,但都比他的柿子好吃。

去年我回乡探亲,胜叔特意让人摘下几个成熟、甘甜的果实给我吃,并与我一起回忆起往昔种种。说到动情处,他竟兴奋得眼泪都掉下来了……但盛宴终有散时。之后是长久地沉默,许久,许久,他默默点上一根烟,深吸一口,叹了口气。最后问我:“仔细算算,也就是短短二三十年,差不多一辈人的时间,热闹的村子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子?年轻人都离开了村庄,到城里安家了,后辈也变成城里人了。我怕我们这一茬老人一走,存在几百年安身立命的村庄,就要成废墟了。”他用拐杖指指不远处的柿子树,在暮色中愈发苍劲,很是伤感,“过去,柿子结的果多金贵,我看得那么紧,都要损失不少。现在,这些柿子掉在地上,也没人稀罕了,只能任鸟啄去……”说到这里,胜叔又重重叹了一声气,不知道是在惋惜柿子,还是惋惜村子不复热闹的景象!



作者简介:杨府,诗人,作家,学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国家文物局秦文研究会理事。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先后任湖北《十堰青年报》、北京《老字号》杂志、《中国文化与产业》杂志总编。沉潜务学,厚积其实。尚古好文,诸体皆能。丛脞芜杂,皆有情致。长于描述,精于结构。从容叙谈,寂然凝虑。“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即偶有雕饰,也以学问见长。重于著述,恒以多文为富。品类之盛,博雅有之。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瓠下集》《村人村事》;长篇小说《婚内婚外》《检讨书》;诗集《家园》《乡村谣》;文言笔记《阙簃斋摭录初集》以及历史长卷《落架的凤凰》《帝国崛起》《中华血脉》《皇后隐历史》等。《帝国崛起》被中国出版集团推荐参加第六十一届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被国内十余所大学列为辅助教材;《老字号与中国传统文化》入选“陕西精品图书出版基金”项目;《村人村事》被湖北“农家书屋”办公室评为“读者最喜欢的五本好书之一”。

散文随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