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沈惠勤:指南村冬韵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蔡诗华 | 发布时间: 2025-11-19 | 13 次浏览 | 分享到:

image.png


指南村冬韵


文/沈惠勤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指南村,被誉为华东地区最美古村落之一,海拔近600米,是藏匿于群山之间的一个世外桃源。观赏它,就像看一只髹漆的陶罐,又似赏一幅斑斓的油画,它兼具着浓厚的古韵和炫彩的生态。

一条弯弯的环村路,像一条分界线,把村落和梯田分割成两个境地。入冬,山下凹陷的坡地上庄稼已然收割殆尽,虽然错失了一帧帧壮美的丰收图,但裸露的黄土肌理毕现,那一条条高高低低略显弧形的田块错落有致地组合成一整片阶梯,似数学老师勾勒的一片几何图,又似美术老师描摹的一幅油彩画,事实上,它是此间山民世世代代在凹地里开垦的470余亩梯田,种在这里的庄稼吸取阳光雨露,奉献了一季季金灿灿沉甸甸的精华,这是指南村山民用双手创造的一只聚宝盆啊!

而环村路另一边的半腰平岗上就坐落着指南村,绵延错落的建筑环抱着凹地梯田,与之上下呼应,形成凹凸有致的山地风光。在杲杲阳光里,粉墙黛瓦的山村民居映衬着蓝天白云,四周群山苍翠,这空间一点没有山地的局促和逼仄,恰是坦坦荡荡、自洽安然。

走近村子,举目仰望,这幅油画中有一些特别的存在,驴友们像发现新大陆一般地指点着,咋呼着,那全是村间竦峙的各种树制造的惊喜,树们有的从房后探出半截旗帜一样的红艳,有的在村口挺立一座宝塔一般的黄褐,有的在一个豁口处歪斜着一段高粱一般的嫣红,有的在一排老屋后蔚然一片云霞似的五彩斑斓,不一而足,路经的山民骄傲地指点他的江山,说:“这都是我们村的古树。”

一个被古树掩映的村落何其有幸,它是历史的,也是美艳的,能看一年四季之中古树的春华秋实,该是一种怎样美好的体验。我们这些住在钢筋水泥楼林之间的所谓城市人,一机在手,要存住古树姿容,留住指南冬韵。寻迹这些古树饱眼福的事毕竟是短暂的,弥足珍贵。

村中的各种珍稀古树,像是美术大师给予这个村子特别的青睐和馈赠,这里一笔,那里一抹,浓墨重彩地刷艳指南的初冬风韵。树冠上全是美艳的生态,那是古树飘扬的生命旗帜,而树干大多粗壮坚挺,数百年到上千年的年轮里贮藏着古村漫长的历史底蕴,吸纳了村民烟火的世代声息,铸刻着村间深厚的文化密码。一棵千年古银杏伫立村间,真正成就了老寿星的威望,温情脉脉地俯视村落;一棵千年枫香傲骨雄奇,皲裂的树皮上苔藓青青,而树根上凋零的叶子依然不乏红艳。一棵400年树龄的榔榆,树身仿若黄褐的泥土,覆着青苔,爬着绿叶,形成互惠互利的小生态。

村中古道犹如一条项链,串联起的不只是340多株珍稀古树,还有各种古迹和景观。

寻道漫行,村中豁然出现一方碧水,有一个在中国被反复使用的大名叫“天池”,这并不是天造地设的自然风光,而是山民创造的人工杰作。这在村里《指南传奇》中有对该历史事件的明确记载,在1969年“全村人民不断努力,造起8个山塘水库和80亩层层梯田,形成了长藤结瓜式的自流灌溉网。”指南人会永远记住,水库梯田带来了丰收的保障,为指南山的经济发展和观光旅游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天池一边俨然已是一条烟火气十足的街道,连绵的摊位上罗列着山珍,观光旅游的人流熙熙攘攘。而池中倒映出的元素有蓝天白云的天空,有参差林立的民居,有如云似霞的古树,它们自然而又贴切地组合成一幅动感的画卷,真个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我们在一座凉亭边遇到一处古井,圆圆的井栏里冒出清凉甘冽的润心泉,涟漪微泛,清波流转,颇似圆睁一只慧眼。指南村地势高峻,先人用水都靠涧水坑洼,但旱季一到,涧洼干涸。为了保障用水,山民就掘井取水,据考证,现存这口古井已有1000多年历史,它出水丰沛,水质甘淳,四季不涸,抵御旱灾,呵护民生。清泉汩汩,溢满井沿,流淌不绝,指南村文化的基因随之传承延续,泉水源清流洁,仿佛在不断劝诫着人们要廉洁自守,表里如一。途经古井不由洗手静肃,深深流连。

天空之镜设于房屋平顶上,山间能有如此一块光亮之镜,算得一种奢侈,我们站在高处俯瞰,四周青山环抱之中,它犹如一块宝石,又如一方青池。镜面上耸着尖尖的铁塔,挂着透亮的星星,竖着弯弯的银月,在玻璃的辉映下,仿若置身于琼瑶仙境,美轮美奂。

指南开山立村的祖宗为千年前的莫家,莫家亭就建立在观景平台一侧的一棵古树边,为一六角石亭,飞檐翘角,挺立的灰色石柱上刻有两列红字:“春风得意空气这边独好,勤劳山民笑迎八方来客。”在观景平台上净端身心,眺望远观,明心净气,梯田一览无余,想着勤劳一词确是最能当得起此间山民美好品质的,他们的勤劳挥洒在岗下梯田的丰收里,镌刻在千年古木的年轮里,流淌在源源不断的泉水间。

千年指南村,将与古木长存,与清泉共流,世世代代,绵绵不绝。

  

作者简介:沈惠勤,女,江苏苏州人,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文章发表于《金山》《微型小说月报》《天池小小说》《奔流》《散文选刊》《苏州杂志》《现代苏州》《文艺报》《中国旅游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著有《姑苏渔姑情》《行云止水》《渔家蝶变》《星火》《作文活力岛》。

散文随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