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怀成为时代共识的今天,社会对困境群体的关注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选择以行动诠释公益,用真切的温度回应被忽视的角落。由北京星宇福生慈善基金会发起、北京天泰社会工作事务所执行的“关注‘她’力量·点亮‘童’心路”项目,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生根发芽。
项目以关爱困境妇女与儿童的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为核心目标,探索心理支持、艺术疗愈与志愿服务并行的服务模式。这不仅是一场公益行动,更是一场社会温度的传递,一次心理重建的尝试,也是一条让“她”与“童”重新焕发光彩的心灵之路。

一、以需求为起点:在现实困境中寻找突破口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妇女与儿童仍是最需要关爱的群体之一。低收入家庭、单亲母亲、流动人口子女和特殊儿童面临的,不仅是物质匮乏,更是情感孤立与心理压力。她们在经济、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多重压力下,往往陷入无助与焦虑;他们在成长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情绪表达障碍和人际适应困难。
项目立足于这一现实问题,将关注点从物质援助转向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以社会工作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为困境群体搭建起心灵修复的平台。
二、阳光心田:用心理关怀重塑内在力量
“阳光心田”是项目的核心板块,以专业社会工作与心理支持结合的小组模式,为困境妇女与儿童提供情感陪伴与心理疏导,帮助她们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认知感,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1.儿童心理小组:心灵成长的空间
儿童心理小组以艺术疗愈为主要形式,通过角色扮演与创意表达,让困境儿童学会识别情绪、理解他人、表达自我。孩子们在活动中逐渐摆脱压抑和紧张,学会通过语言、动作和艺术表达来释放内心压力,情绪调节和社交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2.妇女心理小组:重建自信与自我认同
妇女心理小组通过系统化的心理支持与小组互动,帮助参与者识别负面情绪,学习情绪管理方法,重建自信与自我认同。活动以小组支持、心理辅导和经验分享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参与者在积极互动中释放情绪,增强内在力量。

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开展小组活动14场次,累计参与妇女儿童168人次。通过系列心理小组活动,让服务对象在情感表达、心理调节和社会互动方面得到全面成长,为后续的社会适应与自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开心工坊:让艺术成为疗愈的力量
“开心工坊”将艺术创作与心理疗愈相结合,为妇女与儿童提供了一个用心灵表达情感、用创造力治愈自我的平台。通过彩绘、拓染、编织、拼装、陶艺等多样化艺术形式的活动,为参与者带来了愉悦体验与情感释放。
在彩绘活动中,参与者以“梦想”“家”“自然”等主题创作作品,在色彩与线条中表达情感、抒发心声;拓染活动让他们在自然材料的纹理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感受与自然的连接;编织与拼装的过程培养了专注与耐心,让每一件作品都成为内心力量的象征;陶艺创作则以其独特的手工体验,让参与者在塑形中释放情绪,在完成中收获成就感。

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彩绘、拓染、编织、拼装、陶艺活动共5场,累计参与150人次。艺术疗愈的过程不仅丰富了参与者的情感体验,也为他们提供了重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途径。在展示交流中,参与者通过分享创作心得,进一步强化了社交联系与心理成长。
五、从个体疗愈到社会共情:公益的深层价值
“关注‘她’力量·点亮‘童’心路”项目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帮助了特定群体,更在于推动了社会对心理健康与情感关怀议题的认知升级。项目通过建立支持体系,将“被帮助”的角色转变为“共成长”的关系,展现了现代公益从“救助”向“赋能”的转变方向。
八、总结
项目已围绕“心理支持—艺术疗愈—志愿实践”完成阶段任务。下一步,项目将按既定方案稳步推进:继续完善小组支持,迭代开心工坊主题,开展环保宣传、社区清洁等志愿服务,完成围绕妇女儿童的两次参访体验活动。让项目在更大范围内提升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韧性——让温度转化为长期能力,让微光汇聚为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让“以爱为光,以心为桥”的暖流,照进更多社区与家庭。
2025-11-18
2025-11-16
2025-11-12
2025-11-08
2025-11-08
2025-11-05
2025-11-03
2025-11-03
2025-11-02
2025-11-01
2025-11-01
2025-11-01
2025-11-01
2025-10-29
2025-10-26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