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苦练,秋荷曼舞。2025年8月9日~10日,立秋过后没几天,妻子与好友魏姐一起在家自学两个月的古典舞《伞缘》、《盈盈芙蓉语》终于先后在县城荷花塘、妻子曾经工作过的琴溪国家养老皖南示范基地和她家乡蔡村月亮湾风景区方村“荷风谷”三处粉墨登场,完美演绎。虽然县城荷花塘里的荷花已过花期,但乡下两处池塘因品种不同,荷开正盛,正是舞荷好时机。
8月9日一大早,我们就到县城荷花塘,这时天刚放亮。塘中一半是碧绿的池水,一半是碧绿如翡翠的荷叶。微风拂过,绿浪翻腾。遗憾的是花期已过,有叶无花。
荷花塘原名“明堂池”,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三年,镶嵌在县衙和学宫之间,是文风昌盛之地。明嘉靖年间,教谕涂均见池心土墩(印台)无亭似印之无钮,便筹资主修了八角小亭,取名 “洗心亭”,有每日“三省其身,洗濯其心”之义。洗心亭为八角两层、飞檐翘角的造型,古意盎然。亭上为八脊,中统以圆顶,下四隅之正为门,四角之正为牖。圆顶锐末,宝葫芦瓶底盖住亭顶,葫芦尖直刺苍穹,颇具“文峰耸突、笔锷摩空”之豪气。
洗心亭中有几个老太太正伴着佛教音乐在甩手健身。看样子一时半会结束不了。妻子只好另寻它地,先到荷塘一侧的夫子庙广场选址拍摄。一曲《伞缘》舞罢,再到洗心亭,老太太们已经离开,来得正是时候。妻子和魏姐赶紧手拿一束蓝色的花朵,伴随着一曲《盈盈芙蓉语》翩翩起舞,我则放飞无人机航拍,此时正好朝阳初露,日出东方。无人机视角下的洗心亭顶部,被朝阳染成了闪闪发光的银色。我在航拍运镜中利用早晨的光影,让银白色的亭子在碧绿的池水中缓缓地转动起来,呈现出一池碧波风柔婆娑,“一顶银”映“一片绿”的动态视觉效果。
8月10日的行程,同行者中增加了岳母和好友朱姐两人。岳母顺道回蔡村老家,朱姐随行客串表演。暑期正值旅游旺季,为防堵车,妻子做了两手准备。我驱车带岳母和朱姐出行,妻子和魏姐则骑电动车。我们先到琴溪国家养老皖南示范基地集中。基地内绿草如茵,小池塘中荷花盛开。妻子和魏姐手执荷花在草坪上漫步,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不会跳舞的朱姐也手拿荷花夹在中间插科打诨,故意“尬舞”搞笑。摄像机拍摄完成后,再用无人机航拍一遍,两个视角的镜头互相补充。
洗马桥至蔡村集镇路段,由于我们去得早,一路上有幸未遇堵车。我们一行到妻子的老家月亮湾风景区所在地蔡村镇镇上汇合后,我将汽车停在妻子自家门口,岳母下车回家休息。我骑电动车带着妻子,魏姐骑车带着朱姐一同到方村“荷风谷”。
方村“荷风谷”是一个以荷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景点,“荷风谷”内有大片荷塘,每到夏秋之季,碧叶粉荷轻轻摇曳,荷叶上露珠滚动,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美景,游客可以漫步荷塘边,感受江南水乡的清新与质朴。
在“荷风谷”内赏荷是要交费的。好在我带了赏荷“神器”——无人机,可以在空中俯瞰。我们荷塘中间的路上走了个来回后,终于找到一个最佳拍摄点——路边供游客休息的凉亭。在这里,妻子和魏姐穿着汉服,手执荷花,随着音乐的节拍再次跳起《盈盈芙蓉语》。荷香与古意交织,仿佛穿越回千年之前,体验古典风雅之美。舞拍完“荷风谷”,我们一行又到村里沿河民宿和河道边转了一圈,欣赏了一回山水美景,方才尽兴而归。
果然不出所料,网红打卡点鱼鳞坝段短短的一公里路程,来回都十分拥堵,汽车通行十分缓慢。好在我们骑电动车,可以灵活穿插,影响不大。结束拍摄回到老家,内弟和内弟媳已经准备好一桌丰盛的饭菜在等着我们一起享用。
每次妻子组织几个姐妹外出舞蹈,我作为随行跟拍的“御用”摄影师,摄像机和无人机并驾齐驱,同时开拍,捕捉精彩画面,回去再进行画面剪辑和诗词创作,最后通过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等自媒体同时发布。外出跟拍,既提高了拍摄技艺,也丰富了诗词创作内容。这次航拍洗心亭的作品在抖音平台发出后连县内小有名气的玩无人机高手都忍不住点赞。
在诗词创作方面,我有个特点:不到现场不写诗,不拍画面不写诗,不发抖音不写诗。我无法像有的人那样闭门造车也能写出好诗。每次妻子组织开展活动,都是我诗词创作的高峰期。每次活动,至少得赋诗两首或以上。除自我欣赏外,既宣传了泾县文化旅游,也能收获一小拨粉丝。这次也不例外,活动筹划两月,拍摄历时两天展转三地,回家后赋诗七首,也算小有收获,不虚此行。
咏县城明堂池★
明堂池里有名堂,半是荷花半水光。
飞峙一亭城亮点,吾身三省洗心房。
咏明堂池秋荷
刚入初秋花已败,只余荷叶伞撑开。
谁知足下生枝节,虽陷污泥不染埃。
晨舞荷花塘畔
莲叶田田漫接天,风荷影里舞翩跹。
晨光初染罗衣透,惊起沙鸥笑语连。
盈盈芙蓉语
乡野秋荷花正盛,四周绿地草如茵。
芳丛移步翩翩舞,笑与芙蓉共语频。
秋游月亮湾
秋水涵空照影多,凫鸥争浪客穿梭。
风摇菡萏香成阵,醉倚朝阳自啸歌。
月亮湾观荷
城中菡萏香销尽,山野芙蓉正举觞。
偶入芳丛衣带露,归来蝶影满诗囊。
荷似秋风舞
荷韵悠悠曳碧塘,翩跹姐妹舞朝阳。
回眸忽没千重蕊,鬓畔风来笑语香。
★注:明堂池又名荷花塘,中有一亭曰洗心亭。
作者简介 黄玉才: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人,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供职于文化和旅游部门,业余爱好文学、影视动画、航拍、旅拍、抖音、诗词。于2016年8月创设“一语江南影视”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上线以来一直坚持诗文和视频作品原创。作品见《安徽日报》、《宣城日报》、《中国诗词》、《作家天地》等报刊和“中国诗歌网”、“中国旅游文化网”以及“安徽诗词”等网站和微刊。诗观:以抖音诗画记录美好生活。
2025-08-29
2025-08-27
2025-08-26
2025-08-26
2025-08-25
2025-08-25
2025-08-21
2025-08-20
2025-08-19
2025-08-16
2025-08-15
2025-08-13
2025-08-13
2025-08-13
2025-08-11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