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付聪林散文:醉柳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付聪林 | 发布时间: 2025-05-13 | 46 次浏览 | 分享到:

image.png


醉柳


付聪林


醉柳,是我对张掖甘泉公园西湖北岸长得东倒西歪南倾北斜像喝醉酒的柳树的一种夸张或者艺术的叫法。第一次到甘泉公园,荇桥北面那一棵棵婀娜多姿随风飘逸的垂柳,营造出一种绿染湖面的诗情画意,让人不由得想起武松的醉拳,套路之间妙含形散神不散的自然洒脱,于是萌发了我写一篇醉柳的文章,献给我心心念念的甘泉公园。

   今年暮春,再次光临甘泉公园。看柳叶那嫩绿的颜色,仿佛是用最纯净的颜料精心涂抹而成,透着勃勃生机,仿佛能滴出水来。我从不同的方向给这些别有风味的柳树精心拍摄了几张倩影,心生喜爱,欲罢不能,趁兴致很浓,心血来潮地写下这些文字,权当了却久宿心底的愿望。

    甘州因甘泉而得名。而甘泉公园又是张掖市最早建造的公园。在张掖,无论男女老少,没有那个人会不知道甘泉公园。如果是来张的游客,不到甘泉公园公园逛一趟,那等于到北京没到天安门,到嘉峪关没到长城一样,那是不算到张掖来过的,这岂不是人生一大憾事。

   张掖是个旅游资源富集的城市,除了没有海洋,其它的地貌都集聚在这一方热土,是西北五省市A级景区仅次于西安的市区,A级景区高达50多个。甘泉公园,尽管只是个3A级景区,但他始建于1984年,距今已经40多个年头了。她在张掖人心目中的位置是德高望众的。她的知名度远远胜过了后来崛起的名冠天下的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长草的地方就有生机。甘泉公园自然秉承以湖水和草木为主,曲径通幽的园林风格,追求自然恬静、幽雅抒情的意境。建有东湖、西湖,童心园、植物园、姊妹亭、湖心岛等景点;并有碰碰车、赛车、微型火车、自控飞机、双人飞天、超级飞船等儿童娱乐设施。园内松柏常青,花草遍地,亭台遥望,山水互映,垂柳拂水,风景优美,是张掖城内最大的公园。当然,面积远远比不了后面建造在城市近郊的润泉湖等公园。但甘泉公园北面那些乱的不成体统,东倒西歪,南倾北斜;美的没有章法,或卧或立,飘逸洒脱的醉柳却是独领风骚的,而这正是甘泉公园极具看点的一大景观。

“甘州不干水池塘,一出北门是流泉”。张掖北郊,地势低洼,泉涌水溢,是个湿漉漉水淋淋的地带。建造公园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城市建设者多方论证,正是看成中了这一黄金地段,把她定为建设城市公园的风水宝地,以雷厉风行的速度,建造张掖市第一个城市公园——甘泉公园。

一时间,各路建设大军进驻工地,机器轰鸣,人头赞动,挖泥造湖,堆土成山。沉积的淤泥营养丰富,又不方便往远处运送,后来就有人建议把挖出的泥浆就势堆积在岸边。柳树喜水,容易成活,绿化时就选了在岸边栽植垂柳。但淤泥土细,根基松软,春季树木栽植后,又逢天天老毛风,把新栽植的树苗刮得东倒西歪,柳树就依势生长,就成了现在这种奇特的景观造型。也有人说,甘泉公园刚建起时,就是一个大的娱乐园。夏天,人们常常到公园纳凉聊天,喝酒取乐。因为当时没有建成现成的厕所,或者厕所很远,酒后方便时不方便,喝醉时的人们就近扶着小树方便,刚成长的小树被醉汉压得前仰后合,渐渐就长成了现在的模样。但不管怎么说,醉柳现在的造型真不是人工刻意打造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当时的醉汉是没有这个“造景”意识。无意中却找打造出了这么一处巧夺天工独一无二的奇特景观。

甘泉公园里的醉柳,它们随着四季的更替,变换着不同的容颜,却始终以最美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它们是公园的灵魂,是岁月的见证者,更是人们心灵的寄托。柳树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每一次走进甘泉公园,与这些醉柳相遇,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一片宁静与美好。

 

image.png


(作者简介:付聪林,甘肃省作协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散文学会会员,甘州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自1988年10月发表作品在省市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200多篇,新闻作品5000余件。曾获“张掖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甘州区劳动模范,甘州区六届、七届政协委员,2021年11月被中华全国新闻者协会授予“从事新闻工作者30年“光荣称号。现在甘州区融媒体中心供职。)

散文随笔
更多
文章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