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徐霞客懊悔没有到过的百色景点
作者:黄贤明
壮族,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
靖西市高速公路互通一角(网络图片)
2025年的五一假期正火热进行。5月,正是春和景明、生机盎然的季节,气温回暖,草木吐蕊,鲜花盛开,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从媒体报道中得知,国内各景点持续升温,“人从众 ”席卷各景区,有近10多亿人次奔赴在全国各地。百色各景点人流如织,游人循着徐霞客的足迹走访百色景点,遍览大好河山,把徐霞客没见过、没到过百色精品景点走了个遍,弥补他的遗憾。
百色起义纪念园的木棉花开了(网络图片)
崇祯十年(1637年)的深秋,徐霞客蜷缩在一顶竹轿中,穿行于祖国西南毗邻边界的群峰之间。轿夫赤脚踩过边境村民开凿的险径,山雾裹挟寒意,藤蔓与石崖交错的阴影里,偶尔闪过披发持枪的异族身影。他在《粤西游日记》中写道:“溪流倾泻而下,壮丽雄伟,西南所未见也。”那时的靖西湖润镇(古称胡润寨),是他笔下“人烟断绝之地”,却也是他囿于时代局限的遗憾起点——轿夫因畏惧越南边境土匪而逃散,向导的欺瞒令他误入险途,最终只能倚仗靖西湖润镇南陇村一位能通汉话九旬老人的一壶甜酒,在茅屋中暂避寒夜。若他知晓400年后的靖西早已褪去边陲的荒蛮,成为“山水诗画”锦绣边城壮美靖西时,那些他曾错过的秘境,如今正以更磅礴的姿态,向世人展开画卷 ,或许他会捶胸长叹:为何未多等一程时光,看看南国边陲的秀美山川,把世界最美高速公路穿过的核心地带靖西风景记在《徐霞客游记》里,早日揭开靖西一带美丽中国的神秘面纱,让五一小长假增加更多人前往百色旅行的不二选择。
一 湖润镇的喀斯特秘境
1637年10月30日,徐霞客在湖润镇的山间溪流边写下:“溪流倾泻而下,壮丽雄伟,两侧巨石横亘,犹如堤坝。”他未曾想到,这股溪流会孕育出三叠岭瀑布的磅礴气势。彼时他只能待在在湖润南陇村的茅屋里,和一位壮族九旬老人对话,听他讲述交夷(今越南边境民族)袭边的传说。而今天的三叠岭瀑布,已化身为“广西百丈漈”,一个公路边野边瀑布。自上而下跃出石崖、轰鸣而下的三叠水幕从百米高崖跌落,水撞山石,卷起水雾,弥漫山谷,升腾起宛如白龙的腾云。
站在瀑布底部,仰望那无数条白龙劈开山壁,不禁让人想起徐霞客的叹息:“轰雷倾泻之势,从未之见也。”可惜他未能在此停留更久——当年的交通不便与战乱,让他只能匆匆离去。而今,游客可驾车沿合那高速直达瀑布脚下,在瀑上营地俯瞰整片喀斯特峰林,亦可在山顶小村落和稻田间穿行,感受水汽扑面的清凉和山风袭来的惬意。
靖西通灵大瀑布(网络图片)
二 通灵雨林与鹅泉灵秀
若徐霞客能穿越时空,他定会被靖西的“通灵大峡谷”震撼。这座亚洲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188.6米的飞瀑直下,仿佛将天地撕裂。峡谷中的溶洞、地下河与钟乳石群,如同一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徐霞客曾在《游记》中记录过类似地貌:“深邃之天坑,溶洞奇绝,探险家之秘境。”而今的通灵大峡谷,不仅保留了原始亚热带雨林的野性,还增添了徒步栈道与穿洞探险,让人得以从容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靖西通灵大瀑布 黄贤明拍摄
再往北,靖西鹅泉的静谧则与通灵的壮烈形成鲜明对比。这里被誉为“德天跨国瀑布的源头”--难滩河,十五孔桥下的碧水倒映着青山,傍晚时分,“金光穿洞”的奇观令游人如痴如醉。清澈的水、闲适的鱼、悠闲的鹅和兴奋的游客,在“灵泉晚照”的崖壁下、泉水边流连忘返。徐霞客若见此景,或许会想起他笔下桂林漓江的“山如碧玉簪”,但靖西的鹅泉,却以更温婉的姿态诠释着喀斯特山水的诗意。
靖西鹅泉景区一角 (黄贤明拍摄)
靖西鹅泉近景 黄贤明拍摄
三 绣球之乡的时光印记
靖西的旧州古镇,是徐霞客未曾踏足的文化瑰宝之地。这座有600多年历史的“绣球之乡”,至今仍保留着壮族编织绣球的传统技艺。在鹅泉河上的文昌阁边的街道上,古老的壮族街道绣球琳琅满目,造型新颖,色彩缤纷。看绣娘们指尖翻飞,五彩丝线化作花团锦簇;漫步花海田园,格桑花与洋紫荆、菜花交织成春日的绚烂。徐霞客若至此,定会感叹:“此地山水与人文,岂非世外桃源?”
夕阳西照旧州文昌阁 黄贤明拍摄
而渠洋湖,则是靖西另一张令人心驰神往的名片。这片被誉为“水上桂林”的喀斯特湖泊,水面如镜,倒映着百座山峰。坐船穿行其间,仿佛行走在徐霞客笔下的“群峰历历可缕数”的画卷中。湖畔的岜旗屯,村民们依旧过着日出而作的生活,古朴的木楼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猎猎国旗迎风招展,矗立船头,在青山、碧水、蓝天、白云中彰显红色的庄严韵律!
靖西渠洋湖 (网络图片)
四 红枫、矮马、吉星岩与青龙湖
离开靖西,向西北驱车至德保,徐霞客或许会惊讶于这里的四季分明。冬日,德保巴头的红枫染遍山谷,层林尽染,宛如《诗经》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意境;而吉星岩的钟乳石群,则以千年凝结的奇观,诉说着大地的沉思。 钟乳石梯田,让徐霞客的“溶洞奇绝”黯然失色。洞中19℃的恒温,消解了南方的酷暑。瑶池仙境的倒影、诗画壮乡的斑斓,正是:“此非人间,乃龙王私藏之宝库!”而洞外不远处,矮马场的“萌物”德保矮马,憨态可掬,神采奕奕。这些身高106厘米以下的“马中熊猫”,是国家级珍稀动物,徐霞客笔下的“骏马踏云”正是这些精灵的写照。游客可骑马穿越花海,感受“马蹄轻踏绿波”的惬意。
青龙湖,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德保湖泊,水面澄澈如琉璃。徐霞客若见此景,或许会想起他笔下的漓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而今的青龙湖,更添一份现代人的浪漫——湖畔的观景台,是拍摄星空与落日的绝佳之地。
五 从起义烽火到壮乡红城
粤东会馆 黄贤明拍摄
徐霞客未曾抵达百色市区,但他若穿越时空,定会对今日的“百色”刮目相看。作为国家全域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百色的鹅江两岸,高楼鳞次栉比,夜幕下霓虹闪烁,百色饭店夜间渐变的霓虹,百桥大桥、东合大桥与那毕大桥闪烁的灯饰,春日的木棉与黄花风铃木装点着红色城市天际线。
1929年发生在百色的革命活动,已记录在迎龙山上百色起义纪念馆中,游客可追溯那段“红旗漫卷西风”的峥嵘岁月。粤东会馆的雕梁画栋、百色起义纪念碑的庄严肃穆,让徐霞客笔下的“山河壮丽”多了一层红色基因。粤东会馆的木雕金鱼仍在吐纳时光,红七军的号角声却已化作游客的脚步声。徐霞客若混入五一假期的人潮,看少先队员在纪念馆讲解、亲子家庭“重走红军路”,或许会顿悟:山河之美,终需与家国情怀相系。毕竟,他当年在南陇村感慨“人烟断绝”,而今这片土地已涌动着“红色旅游”的生机。如今的百色,不仅是自然的宝库,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中国红色革命的成功典范。
百色饭店 黄贤明拍摄
百色起义纪念馆 (网络图片)
六 布洛陀的创世回响
徐霞客未曾踏足的另一处秘境,是田阳的敢壮山。这座位于右江河谷的石山不仅是壮族先民的精神图腾,更是布洛陀文化的核心圣地。据《布洛陀经诗》记载,布洛陀与姆六甲同住一处岩洞,繁衍人类,制定伦理,开创天地。每年农历三月初七至初九,周边群众十几二十万人自发聚集敢壮山,以唱山歌、舞狮、抛绣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这位壮族创世始祖。周边国家同族宗亲,滇、黔、粤等地少数民族代表循迹而至,祭祀和缅怀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
田阳布洛陀神像 黄贤明拍摄
田阳布洛陀文化公园大殿 黄贤明拍摄
七 东湖浩坤的自然杰作
从百色向西北驱车,一小时以内便抵达凌云县的东湖--浩坤湖。这片由澄碧河水系堰塞而成的湖泊,湖面宽达几百上千米,蜿蜒流淌十几公里,数十座山峰如翠屏环抱,将碧水紧紧拥入怀中。明崇祯三年(1630年),泗城土官岑云汉曾携友谢子嘉泛舟浩坤湖三日,谢子嘉在《游东湖记》中赞叹:“此湖之胜,可比洞庭彭蠡。”他笔下的“青松白石翠竹苍岩,流水潺潺清营绕屋”,至今仍镌刻在湖畔的钓鱼台石壁上,成为后人追思的文脉。 徐霞客笔下“几十座山峰环绕碧水”之句,正为浩坤湖而写。
凌云浩坤湖 (网络图片)
如今的浩坤湖,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承载着历史的回响。湖心的小岛名为“云汉峰”,正是为纪念岑云汉而得名。乘船穿行其间,水天一色,恍若置身谢子嘉笔下的“仙境难遇”。而岸边的浩村古榕树下,村民仍保留着“杀鸡为黍,联榻赋诗”的习俗,仿佛时光从未流逝。浩坤湖边棕榈洞、鸡笼洞的艰苦奋斗事迹正激励游人不畏自然条件恶劣和困苦,敢于勇往直前、奋发有为,去寻找幸福的生活!
八 千年洞天和溶岩奇幻
离开浩坤湖,往泗城方向二三十多公里,便到凌云水源洞。这个被称为“粤江源泉”的溶洞,洞口宽敞,日光透入,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地下流水潺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左江观察使王玉德在洞口崖壁上题刻“第一洞天”,笔力遒劲,至今仍清晰可见。而在洞中深处,一位八十高龄的刘璜老人以“佛”字石刻寄托禅意,字迹苍劲,仿佛洞景清幽中的一声梵唱。
水源洞“粤江源泉”石刻 黄贤明拍摄
水源洞“佛”字石刻 黄贤明拍摄
更令人动容的是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八月三日(即1938年8月3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六军新编第19师第56团团长陆继炎在水源洞中留下“天宫何处觅,桃源在人间。住此来修养,不仙也非凡。”他被洞中美景所震撼,联想到自己经历的抗战磨难,感慨祖国山河的壮丽,遂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也体现了那个时代许多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渴望。而今,游客在洞中穿行,既能触摸钟乳石的冷冽,也能听见历史的低语——那些文人墨客的诗篇与抗战志士的呐喊,在潮湿的岩壁上交织成永恒的回音。
若水源洞是历史的见证者,纳灵洞则是大自然的造梦者。这座全长1500米的溶洞,洞内分上下两层,地下河与旱洞交错,钟乳石如莲花生于水中,被誉为“亚洲神奇第一洞”“南国第一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18朵“莲花盆”,它们层层叠叠,宛若天女散花,是目前已知世界岩洞中规模最大的莲花状钟乳石群。
水源洞
洞口上方石刻 黄贤明拍摄
水源洞石刻 黄贤明拍摄
九 千年泗城的古韵悠悠
从纳灵洞向西南回望,便是千年古府泗城。这座始建于宋代的古城,曾是桂西的政治中心,城墙依山而建,防洪墙蜿蜒如龙,澄碧河穿城而过,将岁月的痕迹刻入青石板路。明代《游东湖记》中描绘的“白墙灰瓦,烟雨迷蒙”,如今仍在古城的街巷间流转。新修挹翠门、文庙看得出泗城千年古府的蛛丝马迹。
泗城的茶文化更是绵延不绝。这里的茶叶因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而闻名,茶农至今仍用古法采制,茶香中氤氲着历史的气息。而今,古城的夜景霓虹闪烁,太平桥下的捣衣声与《春江花月夜》的意境交织,古老的石桥被榕树温柔地环抱,仿佛一位母亲守护着她的孩子。
泗城古府挹翠门 黄贤明拍摄
十 乐在天坑博物馆
《徐霞客游记》描写天坑时写到“深邃之天坑,溶洞奇绝,探险家之秘境。”虽然说这不是徐霞客描写乐业天坑的话语。若他能到乐业,定会被乐业的“大石围天坑”惊得屏息凝神。这个直径和深度超过600米的巨型天坑,是地球留给人类的“天眼”。站在“云海天舟”玻璃观景台上,俯瞰深不见底的绿意,仿佛置身《山海经》中的神话世界。而乐业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更以翔实的资料,解开了喀斯特地貌的千年之谜。
乐业大石围天坑 黄贤明拍摄
徐霞客的懊悔与遗憾,在历史的演绎中突显百色的传奇。那些他曾错过的瀑布、山洞、峡谷、湖泊与人文风情,如今以更壮丽的姿态,等待着每一位旅客的到来。从湖润镇的喀斯特溪流,到德保的红枫与矮马;从靖西的鹅泉与通灵大峡谷,到百色红城的霓虹闪烁;从田阳壮族的始祖圣地,到凌云碧玉如簪的浩坤湖和乐业雄浑大气的大石围天坑,还有桂西之巅岑王老山,以及隆林各族自治县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驮娘江畔的句町古国,这片土地始终以诗意与力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山水长卷、历史风华。
若你渴望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不妨踏上百色的土地,从南国边陲靖西走起,看溪流飞瀑、看浩渺烟波、看红枫矮马、看溶洞晶莹、看地质奇观,到德保、百色、田阳及凌云、乐业。在这里,徐霞客的笔触与你的脚步,终将在山水之间相遇,必将让你不虚此行,不留遗憾,不愿懊悔,收获满满,愉悦而行。
鹅江晚照 黄贤明拍摄
鹅江夜景 黄贤明拍摄
(黄贤明,壮族。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现在广西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爱好文学创作,业余时间勤于撰稿,1996年开始发表各种作品,先后在“人民网”《广西日报》《当代广西》《中国劳动保障报》《广西人大》杂志、“中国散文学会”“大散文通讯”“中国作家在线”“今日作家”和“乡土文学”等微信公众号以及《右江日报》《黔西南日报》《百色工作》“百色人大网”《靖西文艺》《驮娘江》等报纸杂志发表一些散文、诗歌、时事评论、新闻报道、理论文章等。公开发表的各种文章近300篇,近50万字。)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2
2025-05-01
2025-04-28
2025-04-21
2025-04-20
2025-04-19
2025-04-17
2025-04-14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4
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再启新篇 ——"和美神工"作品展亮相韩国闻庆第27届传统茶碗节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2
“半千之约 天籁重鸣”铁琴春声专题纪念音乐会暨“天籁故里・南湖春晓”雅集活动隆重举行
2025-05-01
书香文雅423世界图书日特辑(三):著名作家张庆和携书香文雅出品图书出席活动,助力中高考阅读写作
2025-04-30
2025-04-30
詩里家国畫中詩 --雪島(徐锁荣)五指山熱帶雨林 行吟寫生作品展
2025-04-29
我踏金鳌海上来 —— 记无锡市通商中心会长、致公党无锡市委文体委副主任 丁康权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年怀柔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暨和美民族乡村宣传推介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2025-04-29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