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忆初心 吼滩坝上想伟人
今年是遵义会议90周年。近日,笔者带着对世界伟人毛主席的崇敬,专程去了趟毛主席亲自指挥的《四渡赤水》经过的地方——吼滩,特写了这篇游记分享给广大读者。
“吼滩”这个地名已有800多年历史,是贵州习水县良村镇管辖的一个行政村,四周山脉凸起,东有山崖耸峙,西有翠林密罩,中间属盆地地形。其地名的来历是因水塘口、东村岩、蒿芝坝三条小河汇聚于金水寺(后改为水口寺),东面河床低洼,西南流域高,兼东流处天生一块大石板,西南流域水往下坠发出的滩滩吼声而得名。
图为吼滩红军总政治部展览馆(李定超摄影)
吼滩是首提红军“长征”二字的地方,也是红军总政治部发布《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的地方,有多处红军在长征途中牺牲的烈士墓。
在吼滩,笔者一行在陈友霞(70)老人的引领下,我们首先从山下住地出发,沿着左弯右拐的山路驱车前往山上赡养茶园红军烈士墓。在菜园红军烈士墓,我们仔细阅读了每个烈士墓前的碑文,表示了我们的敬意。随后我们继续沿着山上的公路到了吼滩坝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塆子头。
在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前,聆听了当地老人任金辉(供销社退休职工84岁)给我们讲述了红军李副排长和一位女红军在这里惨遭国民党大绅粮任海山反动武装杀害的前后经过,听后令人眼泪从脸上流了下来。
在村头上红军拴马处耸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携刻着红军总政治部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我一字一句念读了起来。
遵桐湄黔北的工人农民及一切干人们:
我工农红军从江西转移作战地区.长征到川贵边地域,消灭了贵州军阀侯之担白军全部,推翻了贵州军阀绅粮的封建统治.解放了黔北的工农及一切干人。建立了许多县区的临时工农政权革命委员会。这样我们实际废除了国民党的苛捐杂税,没收了所有军阀官僚绅粮的米谷衣物分给工人农民及一切干人,工人也成立了自己阶级的工会,农民成立了自己阶级的农会.干人成立了贫民联合会,革命的男女学生组织了红军之友社(遵义).真正的获得了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的自由,并且夺了绅粮的反动武装来成立了工农游击队,红军到黔北真是天翻地覆了。遵桐湄黔北广大地区再也不是国民党军阀官僚财主佬的,而到了我们工人农民及一切干人的手。就在这时候.四川军阀刘湘想配合王家烈来进攻我们,工农红军为了作战的必要,前进到云贵川边去给刘湘的白军以迎头痛击。在土城场、在天堂坝,红军都打了胜仗。四川白军不得不退保川南一线。我们现在回转到黔北来,要完成消灭国民党军阀——贵州王家烈及蒋介石的主力周(浑元)薛(岳)纵队,要彻底推翻黔北绅粮区乡公所的反动势力.没收他们的田地来平均分配与农民及一切干人,和夺取他们的武装来武装自己;要巩固的建立起工农自己的政权——苏堆埃。
黔北的工人、农民及一切干人们!要达到这些目的,就要进行残酷的斗争。胜利是不能从国民党军阀官僚绅粮手中和平得来的。看见没有?他们在遵义一带的大屠杀,成百的革命工农群众及干人们,为阶级的解放而牺牲了。但是国民党官僚绅粮想拿血腥来威吓我们,可是我们不怕。我们完全了解两个阶级的斗争,流血是不能避免的。同时这只有告诉我们;夺取民团和白军的武装,武装自己成立游击队.成立抗捐军。发展广大的游击战争,没收一切绅粮的田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为被难的同志们复仇,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我们工农红军亦将与黔北工农及一切干人们,更亲密的团结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黔北苏维埃,最后推翻军阀官僚绅粮反动统治,以谋求永远的解放和自由。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
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三日
经考证: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后,向遵义挺进,准备消灭贵州军阀王家列。1935年2月23日,红一军团进至新罗坝一线,红三军团进至桐梓的花秋,红五军团进至良村,红九军团进至一碗水,军委纵队进至吼滩。20时,军委电令红一、三军团主力分南北两路夹击桐梓县城。遵此命令,红一军团第一师到栗子坝,第二师到河村,向桐梓北面前进;红三军团进到白家坡高坡之线,向桐梓南面前进。24时,红三军团作出了“会攻桐梓之作战部署”。总政治部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就是说,1935年2月23日,党中央、中革军委进驻习水县吼滩坝,红军总政治部是在习水县吼滩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这一文告,红军“长征”称谓在习水县吼滩问世。
图为红军在吼滩团林子拴马休息处(李定超摄影)
读完《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后,老人们又带着我们来到公路旁赡养了“吼滩红军烈士墓”。这里安葬着前面所述的被国民党反动武装杀害的排长等几位红军烈士。
图为吼滩红军烈士墓(李定超摄影)
吼滩因是红军“长征”二字首提地方,红军总政治部发布《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的地方,而今已成为贵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一处道亮丽风景。
图为任金辉老人介绍红军在吼滩的情况(李定超摄影)
当我们离开吼滩时,陈友霞老人还介绍说:“这些年,浙江、四川、重庆等地到贵州重走长征路的人可不少,且是徒步来到吼滩的,第二天又沿着红军走过的路继续前行。”
愿有更多的人加入重走长征路的队伍里,把红军精神时时代代传下去!
作者简介:李定超,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重庆市江津二中退休教师,历任柏林中学校长,江南职高书记兼校长;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族教育》《中国水利报》《德育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重庆日报》《重庆政协报》等国内报刊,作品《鸟儿“陪读”记》获国家级奖励,出版有个人专著一部。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2
2025-05-01
2025-04-28
2025-04-21
2025-04-20
2025-04-19
2025-04-17
2025-04-14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4
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再启新篇 ——"和美神工"作品展亮相韩国闻庆第27届传统茶碗节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2
“半千之约 天籁重鸣”铁琴春声专题纪念音乐会暨“天籁故里・南湖春晓”雅集活动隆重举行
2025-05-01
书香文雅423世界图书日特辑(三):著名作家张庆和携书香文雅出品图书出席活动,助力中高考阅读写作
2025-04-30
2025-04-30
詩里家国畫中詩 --雪島(徐锁荣)五指山熱帶雨林 行吟寫生作品展
2025-04-29
我踏金鳌海上来 —— 记无锡市通商中心会长、致公党无锡市委文体委副主任 丁康权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年怀柔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暨和美民族乡村宣传推介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2025-04-29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