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作家李金明青纱帐文学研讨会在河北省保定举行——中国作协领导、著名作家参会
来源:中国旅游文化网 | 作者:冼巧凤 | 发布时间: 2025-10-24 | 49 次浏览 | 分享到:

image.png

研讨会现场


10月19日,军旅作家李金明青纱帐文学研讨会在他家乡河北省保定隆重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著名军旅作家马誉炜少将,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红孩,著名军旅作家、《激情燃烧的岁月》编剧石钟山,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春雷,《赤子》杂志上旬刊主编黄海霞,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王晋军,中央电视台“文化中国”制片人孙千雅,以及来自中国作家协会、部分市县作协、文学界的近80名作家、评论家及文友齐聚一堂,共同回望烽火岁月,缅怀抗战精神,探讨李金明青纱帐文学的独特价值与时代意义。会议由保定市作协常务副主席、莲池区作协主席尚未主持。


李金明 军旅作家军史专家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家协会主席


李金明出生于保定蠡县一个革命家庭,父亲是抗日根据地的一名游击队长,母亲是村里的妇救会会长。作为从冀中走出的优秀军旅作家,他入伍40余载,创作了二十余部脍炙人口的抗战佳作,文中常见“青纱帐”一词,每次都会以不同的视角去描写青纱帐情景,从而形成了冀中抗战人文中的鲜明文学特点。这不仅是对冀中人文精神的深情礼赞,更是对冀中风骨以及中华民族精神图谱的生动诠释。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文学盛会,更是一次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切缅怀。

白庚胜在发言中提及冀中军民在抗战中的伟大贡献,称赞李金明是冀中抗日文学青纱帐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作品饱含对历史的责任与对文学的忠诚。他指出,当下国际环境仍充满不稳定性,需要高科技投入国防建设,也需要文学艺术家以作品构筑国家文化安全的“万里长城”,他现场作诗作一首——《脊梁》,以表达对李金明及各位文学同仁的崇高敬意。


image.png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白庚胜


……

一个人不能没有脊梁,

它让你顶天立地的生存、生活;

一支军队不能没有脊梁,

它让你挺直宽阔的胸膛坚守、战斗;

一个民族不能不要脊梁,

有它你才高昂不屈不挠的头颅;

……

马誉炜认为,李金明的青纱帐文学作品内容来源于生活、扎根于人民,十分接地气;其作品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直抵人心深处,同时既尊重和挖掘历史事实,又从革命斗争历史中提炼不屈精神与美德,是真善美的结合。李金明的作品生动阐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爱国情怀,彰显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与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贯穿了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更难能可贵的是,李金明的作品不是简单的历史复制,而是以文学为犁,深耕抗战历史的沃土,把伟大的抗战精神融入其中。


image.png

著名军旅作家马誉炜少将


红孩表示,青纱帐是抗战题材赋予独特意义的文学意象,是白洋淀文学乃至中国乡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李金明提出的“青纱帐文学”概念在文学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时代在变迁,青纱帐的作用也在发生改变,正如军旅文学既讲述战争也描绘和平一样,青纱帐文学不应局限于抗战历史,还应融入当代人的生活与经济活动,让作品与时俱进、更具厚重感。


image.png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 红孩


石钟山提出,每个作家都在寻找自己的创作故乡,李金明从初始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字之本。他认为,青纱帐文学与军事、历史、英雄相关,极具文学价值,需要通过新形式、新载体传递思想,需要汇聚更多作家的力量去推广,才能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同时他建议,文学创作应避免宏大叙事的框架,让视角更贴近生活与人性根源。


image.png

著名军旅作家、《激情燃烧的岁月》编剧 石钟山


李春雷在讲话中回顾了保定与蠡县的抗战历史,并指出抗战文学是文学领域的重要命题。建国初期,保定籍著名作家徐光耀创作了中国首部抗战小说《平原烈火》;今年是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李金明的青纱帐文学正式在文坛确立,这在文学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抗战文学已滋养了几代人,青纱帐文学需要在传统抗战文学创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面向社会进行更深层次的人类文明反思,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更具价值。


image.png

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李春雷


黄海霞表示,李金明笔下的青纱帐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核,是锤炼钢铁意志的绿色熔炉,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一个鲜明坐标。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回答了军旅文学一个永恒的核心命题——如何塑造“人”,他用自己的坚守,践行真正的文学必须深深扎根于生活的沃土里,必须与民族和人民的命运同频共振;证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依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用一纸勤奋的笔去记录、用一个时代的胸怀去升华。


image.png

《赤子》杂志上旬刊主编 黄海霞


保定市作家协会主席王淑彦表示,保定成为中国文学创作和保定作家群兴起的基地,青纱帐文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李金明通过创作青纱帐文学作品,为大家树立了榜样,那就是——拿起自己的笔,写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以引导后来者树立正确的三观。她说,在不同的时代写下不同的辉煌作品,这是我们每个作家应该担当的责任。


image.png

保定市作家协会主席 王淑彦


蠡县作家协会主席张兰允表示,李金明笔下的青纱帐超越了普通的自然景物,成为一片被赋予灵魂与意志的精神领域,是军民情结的具象化。其青纱帐文学作品,情感朴素生动,呈现了深厚的军人情结、卓然的学者风范与真挚的作家情怀。蠡县是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千年古县,这里曾走出梁斌、路一等一代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共同构筑了深情的合唱,李金明的创作正是这一宝贵文脉的延续与回响。


image.png

蠡县作家协会主席 张兰允


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著名作家、评论家张本奎表示,李金明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对党史、军史的深入研究,成功打通了历史纪实与文学表达之间的界限。李金明笔下的青纱帐不再是一片庄稼地,而是父辈们具体抗争活动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是中华儿女在非凡年代勇气与坚韧的象征,是其作品的文图腾。


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著名作家、评论家 张本奎


image.png

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 王晋军


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王晋军表示,作为李金明的战友,见证了他在青纱帐文学领域的丰硕成果,其作品《散落在1945年秋天的法币》影响广泛。他认为此次研讨会意义重大,建议编纂类似《青纱帐抗日文学选粹》等文集以惠及更多的读者。


尚未主持研讨会


李金明致答谢辞,对各位领导、专家与至爱亲朋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坦言冀中大地人杰地灵,回到家乡召开研讨会既忐忑又荣幸。他分享了自己的家族与家乡渊源,介绍了父亲作为游击队长的抗战经历,以及自己四十余年的创作坚守。他表示将认真理解各位专家的建议,未来将尽绵薄之力回馈家乡,争取把笔握得更紧,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更有力地描绘伟大祖国的历史画卷。

研讨会上,还举行了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家协会与河北省蠡县作家协会共建协议签约仪式,这标志着京冀两地文学交流合作迈入制度化、常态化、深层次的新阶段。


image.png

签约现场


随后,举行了赠送书法活动,海军原副政委、中将王登平,陆军少将马誉炜,著名书画家黄海、徐勇凌、郭成军、郭二楞、刘红敏,康朝义,著名作家、评论家、书法家张本奎、蠡县书法家程立新等名家委托现场嘉宾,向李金明赠送了书画作品,为研讨会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image.png

捐赠书法作品现场


image.png

全体与会人员会后合影


会后,全体与会人员沉浸式参观了梁斌、黄胄纪念馆和梁斌、黄胄故居,深切感悟梁斌先生作为冀中文化旗帜的风雨人生与文学求索,并从中汲取精神滋养。


image.png

全体与会人员参观梁斌黄胄纪念馆


本次研讨会总结出了李金明青纱帐文学的若干鲜明特点:其一,将地域景观与历史记忆深度绑定,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精神纽带;其二,融合纪实与文学表达,以真实历史为基础,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与细节描写,让抗战精神变得可感可触。其三,聚焦人性本质,突破传统抗战文学的英雄叙事模式,展现普通军民在战争中的坚守与成长。其四,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价值,既回望抗战岁月铭记历史,又为当下提供精神滋养,呼应了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需求。


李金明出版的部分作品


(文:冼巧凤  图:刘东兴 刘秋汐 汪心怡 郭爱会 欢立敏 连勇旺)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