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纵横《百家讲堂》平台和中国萧军研究会诗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消息:在当代诗坛上,峭岩与绿岛这两个名字的并置,本身便是一首完美的诗。三十年的光阴,足以让青丝成雪,让激情沉淀为智慧,却始终未能磨损他们之间那种以诗为桥的相知相惜。这不是寻常的觥筹交错,也不是文人相轻的古旧剧本,而是一场持续了整整三十年的灵魂对话,一次向着诗歌圣殿的共同朝圣。
2025年10月26日09:00,著名诗人峭岩和绿岛,携三十年友谊走进“百家讲堂”(第85期)公益活动现场,畅谈友谊,回顾与展望由诗结缘,互助互爱,捍卫诗歌的纯正与尊严的佳话。
著名军旅诗人、中国萧军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峭岩宣读了93岁的诗坛理论泰斗、著名评论家、北大著名教授谢冕给峭岩绿岛诗人发来的贺信:欣闻北大纵横《百家讲堂》平台和中国萧军研究会诗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诗魂相照,共守诗歌的纯正与尊严——著名诗人峭岩绿岛携卅年诗情厚谊做客《百家讲堂》公益活动,我表示热烈地祝贺!我熟悉的老朋友峭岩和绿岛,以三十年的时光,在文学的星河中编织了一段佳话,让我们感动和欣慰。在当下这个崇尚速成与即时满足的时代,峭岩与绿岛却用三十年时间,默默守护着那份源于诗歌的初心,他们不为时代浮躁的激流所动,坚守着诗歌的崇高与纯粹。这是非常难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或许,这就是峭岩与绿岛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在这个容易迷失的时代,我们依然可以像他们一样,找到那个能与自己“扬帆共揖”的同行者,在各自热爱的事业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佳话。在这里,我祝愿他们携手并进,让这份友谊长存,共同谱写新时代的美好篇章!
著名诗人、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绿岛宣读了著名诗评家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吴思敬给峭岩绿岛诗人发来的贺信:在诗歌这个喧嚣的大海上,多少才华如流星划过,转瞬即逝;多少相遇如浪花相拥,旋即分离。而峭岩与绿岛,这两位诗人却以三十年的时光,在文学的星河中编织了一段“涓流不断”的传奇。这涓流,不似江河奔腾喧嚣,却有着滴水穿石的坚韧;这友谊,不为世俗名利所困,而在诗歌的大海上“扬帆共揖”,成就了一段令人动容的文坛佳话。在诗歌的征程上,他们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同舟共济的航行者。当一人遭遇创作的暗礁,另一人必是那指引方向的灯塔;当一人在语言的迷雾中徘徊,另一人便是那穿透迷雾的星光。这种关系让人想起中国古代文人间的唱和传统,如苏轼与黄庭坚,虽艺术风格各异,却能在精神深处相互呼应,在艺术的追求上彼此砥砺。峭岩与绿岛的友谊,正是这种文人相重传统的当代回响。这段诗坛佳话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个体情感的范畴,而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它告诉我们,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孤独固然是常态,但若有志同道合者同行,孤独便会升华为一种丰盈的独立。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就不是踩踏他人而上,而是在携手共进中彼此照亮。他们的友谊,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这个时代所稀缺的文人风骨与诗意情怀。 在这里,我衷心祝愿峭岩和绿岛,诗心相握,友谊常青!也谢谢北大纵横《百家讲堂》平台和中国萧军研究会诗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诗魂相照,共守诗歌的纯正与尊严——著名诗人峭岩绿岛携卅年诗情厚谊做客《百家讲堂》公益活动”,祝贺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著名管理专家、《百家讲堂》总策划、全国劳动模范、北大纵横董事长
王璞出席“百家讲堂”并致辞;
著名书画家、中国萧军研究会会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得印书面
致辞
; 著名书法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梁海春赠送书法墨宝致贺“热烈祝贺著名诗人峭岩绿岛携卅年诗情厚谊做客《百家讲堂》公益活动分享会圆满成功!”
著名诗人
作家康桥、匡文留、刘辉(文军)、老金(柳镇)、李虹、蔡诗华等精彩评论高度赞誉著名诗人峭岩绿岛卅年诗情厚谊。
著名诗人作家康桥
、匡文留、老金(柳镇)、李澍晔、刘燕华等到场精彩发言 。 著名朗诵家李虹朗诵峭岩《 一块化石 》、绿岛《 奔跑的黄昏——写给诗人峭岩先生》等佳作。著名导演柴金龙,热心读者冯蕊等在现场参与了互动。
著名诗人峭岩绿岛给王璞总策划等签字赠赠书并致答谢辞。
“战士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萧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蔡诗华主持本次活动并以新古风诗致敬“峭岩绿岛彼此敬”。
链接1:祝贺和期待: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王治国、史光柱、徐洪刚、王璞、王得印(王福全)、梁海春、刘泽林、萧鸣、苏宝琛、姜文华、李平、张恒玮、周占林、赵智、张脉峰、邵建国、雪石(孙月龙)、江浩、沈哲、周强、周步、徐平贵、魏明明、韩家水、符文军、笑琰、布铁威、李虹、李骁喆、柴金龙、陈保辰、马金星、马体忠、阚雪林、臧学雨、崔金钰、熊宗荣、熊源、蔡诗国、蔡诗峰、蔡小青、蔡金安、许庆胜等祝贺“著名诗人峭岩绿岛携卅年诗情厚谊做客《百家讲堂》公益活动分享会圆满成功!”
著名诗人峭岩和绿岛这段友谊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漫长的岁月中从未间断,在诗歌的相互映照下,彼此成长。在这个语言可以被任意解构、诗意被无限稀释的时代,他们固执地守护着诗歌的纯正与尊严,既承接传统的血脉,又探寻现代的突围。绿岛为峭岩撰写的三部专著,总计一百余万字,《峭岩传》梳理其艺术生命的轨迹,《峭岩诗歌的审美向度与历史定位》赋予其创作以文学史的意义,《峭岩长诗的审美嬗变与突围》则深入其艺术探索的核心。这不只是批评家对诗人的研究,更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深度阅读,是精神兄弟间的彼此确认与成就。而峭岩为绿岛写下的数篇序文和短评,则如月光回照湖水,完成了这场对话的圆满循环。在这些文字里,没有浮泛的赞美,只有对诗学理念的深切共鸣,对创作实践的精准把脉。他们的交往,让人想起古代诗人的唱和传统,那不是简单的酬答,而是在对方的诗行中辨认自己,在彼此的镜子里照见共同的理想。尤为动人的是,他们的友谊始终围绕着“诗”这个圆心展开。绿岛为峭岩写的三部专著,构筑起理解峭岩诗歌世界的三重门径;峭岩为绿岛写的序文短评,则是通往绿岛诗学花园的条条小径。他们以最纯粹的方式证明:诗人之间的最高敬意,不是酒桌上的推杯换盏,也不是名利场的互相标榜,而是认真阅读对方的文字,深入理解对方的创造,并为这种理解找到恰切的表达方式。
链接2:著名诗人峭岩/绿岛卅年诗情厚谊之美文分享(部分搞要)
①峭岩• 一块化石
是的,八十岁了
向古稀告别,耄耋落坐书房
耄耋是什么样
是心里孵化的一块化石
它不声张,默默一朵含泪的云
诗的浆液浸泡肠胃和骨骼
它向时间索取爱情
一字一字堆叠起的河流
它是船,它是帆
它是力,它是它自己
晨风中起航,落日下回归
星月,灯盏
它自己独守一杯寂寥
鹰,高飞,直向天边
叼回云的草梗和雨的骨头
架枝筑巢
四季花开
果实压枝,一树繁华
有的上市,价值无几
埋地生根的那颗已成化石
浮云远走他乡
谢幕的是大雨中奔走的黄昏……
②绿岛
•奔跑的黄昏
——写给诗人峭岩先生
可以把岸托举成向上攀援的
目光了
去告别一条河流
你就拿鹰的翅膀高挑着一片
孤傲的天空
把故乡供奉在祥和的云朵之上
梦是六月的雨
淋湿了爬满年轮里的诗行
那就把往事
填充进生命的夹层吧
而我只在你慈祥的目光里
打坐成仙
夕阳下我看见了你匆忙的身影
妈妈,在春天到来之前
我要伴着你回家
其实,有多少奔跑的黄昏
就有多少倔犟的黎明复活
③绿岛•我理解的“贵人”
我理解的“贵人”,一定是冥冥之中前世的一种缘定,穿越时光、穿越时空在今世特定时间和特定点上的一种重逢。而贵人的出现,必将预示这你生命的某种转机或腾飞,遇到了贵人,还要紧紧地抓住机会,这将是最睿智的选择。
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我的诗歌创作进入到了面临着突破自己、战胜自己甚至是涅槃自己的关键阶段。也随之进入到了一种要出版诗集的冲动阶段。而我,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写作,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的初期开始的。
在这本诗集的出版过程中,我有幸认识了编辑王月英大姐。看上去她一身农村妇女的朴实装束,脚上穿一双平底的布鞋,言语不多,说话的声音细腻而又温柔亲切,她的举止行为稳重而低调,是不事张扬的那种。待书编辑完成之后,她问我,绿岛,书就要印刷了,总得找人做个序吧。我一时语塞,便道,内蒙老家的人我不想找,可是北京方面的名人我又一个不认识啊,大姐。她沉吟了半刻,说道,你看峭岩可以吗?我说,那太可以了,他可是军队最著名的大诗人啊。那就这样定了,你先回来家去等着吧,这事由我来办好了。
回到老家继续上班,几乎天天都在等王月英大姐的来信,日复一日,时间过了二十几天,终于收到了来自北京的信件,果然是华艺出版社王月英的来信。打开信封,我就读到了峭岩老师为《荒原之梦》所写的序言,名字叫《走进绿岛》。全文四千八百字,洋洋洒洒、有理有据,所言中肯而又包含着热情和期待。当时,读者这篇文章,我热泪盈眶。记得,老家的报社和一家杂志社,因为这篇稿子还争吵起来,因为在这样一个偏远的边塞煤城,能发表峭岩的文章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难。
一个仅一面之识,一个素未谋面的两个贵人,就这样硬生生地闯进了我的世界。那一年的金秋十月,我手里提着一大包毛线和一套精致的蒙古银质饰品,匆匆忙忙地走在了北京的大街上。我知道王月英大姐有个喜欢收藏毛线的癖好,而内蒙古赤峰的毛纺厂又是全国有名,见了五颜六色的毛线,大姐非常地高兴,说我太懂她的心思了。我提出了想要见峭岩老师的想法,她非常同意。于是我们就坐着她们单位的车子,从朝阳区来到了平安大道上解放军出版社——峭岩所在的单位。
第一次见到峭岩,他军装整齐笔挺,但笑容可掬,他就像见到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亲切、热情又那么随和从容。而我却显得格外地拘谨和胆怯。当我递上那套蒙古礼品的时候,他朗声大笑地说道,太好了!全国各地少数民族的礼品我基本都有,就是没有内蒙古的礼品,太喜欢了,谢谢、谢谢你啊,绿岛!霎时间,我在他清澈的眼睛里,就看到人世间最大的真诚和熊熊燃烧的友谊的火种。我确定,这个人就是我诗歌前世的父兄,是我一辈子的贵人!
从那时起,我就默默地在心里发誓,如果我有机会、有能力的那一天,一定要写一篇《攀登峭岩》的文章。这篇文章在2002年的时候完成,发表在《西北文艺》上。
事实上,峭岩于我而言,既是攀登的对象,又是诗歌与友谊的坐标。也就是从这篇文章开始,为了感恩和报答,我在近三十年的时光里,便一发不可收地写了百余篇峭岩的诗歌评论文章和两部他的评论专著以及一部传记文学《峭岩传》。
关于王月英大姐的身世,后来听峭岩讲,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貌似村妇一样朴实无华的大姐,原来是一位解放军中将的夫人。她的丈夫姓欧阳,曾任国防大学的政治部主任。早年曾是峭岩的战友和同事。据说他们老两口退休以后就回到了湖南乡下的老家,至今没有半点音信。后来我几次向峭岩询问她的消息,均没有结果。
自从我2000年来京,与峭岩的友谊已经近三十年了。三十年年的风风雨雨,我们彼此在诗歌的荆棘中摸爬滚打、感同身受。是他,在我彷徨、消沉的时候,一次一次的鼓励,一次次鞭策,让我重新找回信心。当他得知我在创作长诗《骨头的硬度》(鲁迅诗传)的时候,就在百忙中(当时他正在写些长诗《烛火之殇》),为我搜集了大量的关于鲁迅的资料和照片。而当长诗完成出版的时候,他却抱着一尊鲁迅的铜质头像,敲开了我家的大门。这不是泛泛意义上的友谊,这应是心灵与心灵在骨头里的碰撞,而后才发出能够让时光倒流的声音。
当你敲开了贵人的大门,你就打开了上帝的大门。
——绿岛《文学札记》(节选)
链接3:部分领导和专家评论著名诗人峭岩/绿岛卅年诗情厚谊等之摘要
王璞、王得印、康桥、匡文留、刘辉(文军)、老金(柳镇)、李虹、蔡诗华等评论值得品读
著名管理专家、《百家讲堂》总策划、全国劳动模范、北大纵横董事长王璞出席“百家讲堂”(第85期)并致辞: "两代人,兄弟情" 峭岩与绿岛成就诗坛佳话:欢迎众多嘉宾莅临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千期盛典刚刚举办,盛况空前。今天,又相聚在峭岩与绿岛30年诗情厚谊的北大纵横百家讲堂上。
我记得,在作家面对面第940期和941期的直播现场,众多诗人作家们谈到峭岩与绿岛的友谊。峭岩与绿岛相识于1995年,30年的友谊,志同道合、情同手足。当场我有感而发,说到我 16 岁时去武汉时游览断琴台,深为钟子期俞伯牙的知音而感动。峭岩与绿岛两位就是现代版的知音故事。
峭岩先生1941年出生,绿岛老师1957年出生,16岁的年龄差,既非典型兄弟也非传统师徒,形成了独特的模式。他们相互默契,彼此成就,文学上求大同存小异。这种友谊建立在长时间交往、深度理解和相互欣赏之上,超越了单纯的年龄差距,真是难能可贵。我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两代人,兄弟情”。
古有管鲍之交,今有峭岩与绿岛的友谊。他们的友谊从绿岛的第一部诗集《荒原之梦》开始。那时年轻的绿岛托朋友找到峭岩,为他的诗集作序,峭岩感受到他的诗情与才华,欣然应允,为绿岛首部诗集《荒原之梦》撰写了5000字序言,从此开启了 30年的友谊。
峭岩的每部书里都有绿岛的评论,仅评价峭岩文学艺术专著,就有3本以上。峭岩对绿岛在文学上也进行了深度的扶持与关照。“两代人,兄弟情”是相知、相随、相惜、相持。峭岩写一部书,绿岛也写一部书,峭岩写一首诗,绿岛也写一首诗,彼此心照不宣,彼此相得益彰,彼此相互成就,长成诗坛的参天大树,造就诗坛的友情佳话。
这让我想起1996年,是北大纵横成立之年,我作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第一届MBA即将毕业,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建议我们效仿国际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罗兰贝格的模式,创建本土管理咨询公司。由此,我们创立了中国首家管理咨询公司北大纵横。在厉以宁教授逝世以后,我收集购买了100本老师的书籍,书籍是最好的时空记忆,从老师的字里行间,体味他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感受他依然活着。一天读一本,一天录一期读书笔记,一天发一期录制的短视频。从厉老师去世第一天到第一百天,用这种方式追思老师。老师当年指点学生,学生追思老师仙逝,这是师生情的很独特的一种表达。
峭岩先生和绿岛老师是作者面对面的两期嘉宾,今天又做客北大纵横百家讲堂85期,让我们深刻感知体味到“两代人,兄弟情”的文坛佳话,作为见证者,甚是感动。作为主办方,颇为自豪。
王得印(著名书画家、中国萧军研究会会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书面致辞:著名诗人峭岩绿岛携卅年诗情厚谊莅临今日《百家讲堂》第85期公益活动平台,我谨代表北大纵横《百家讲堂》和中国萧军研究会暨诗歌专业委员会主办双方致以热诚欢迎与真挚祝福。其实,9月15日著名诗人峭岩绿岛上午、下午先后参加了《作者面对面》直播现场活动,我当时代表双方分别书面致辞,今天为了他们持续30年的诗歌友谊,乐意再次送上祝福和致敬! 峭岩绿岛曾是师生关系,后来用时间和作品演绎为知己知音,互为攀登、互为求索、互为背影、互为致敬、互为砥砺前行。峭岩和绿岛,不仅仅是当代诗坛的一段佳话,更是生命与生命的血肉链接,诗歌与诗歌灵魂的复活和再生,值得正视和特别尊重。著名诗人峭岩和绿岛他们的故事,为这个浮躁时代的文人交往提供了一种珍贵的范式。在文学日益边缘化、诗歌创作常被视为“无用之物”的今天,峭岩与绿岛用三十年的坚守告诉我们:真正的诗歌友谊,不是互相取暖的世俗交往,而是两个独立灵魂在艺术高地上的彼此守望,是“和而不同”的君子之交,是共同守护精神家园的庄严承诺。在这个容易遗忘的时代,我们需要记住这样的佳话,因为它提醒我们,诗歌不仅是个人的事业,还可以是灵魂的相遇;创作不仅是孤独的劳作,还可以是友情的丰收。峭岩与绿岛用三十年时间共同写就的这首“友谊之诗”,其动人之处,或许不亚于他们任何一部独立的作品的力量。十分真诚谢谢著名诗人峭岩和绿岛三十年时间诗情厚谊,也十分真祝福他们诗情厚谊促使他们未来产生更多理优秀的诗歌精品佳作传之久远!
康桥(著名军旅诗人,曾为济南军区专业创作员、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优秀毕业生、国家一级专业作家):尊敬的峭岩老师、绿岛老师,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于此,不仅是为了一段跨越三十年的文坛佳话,更是为了凝视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一次深刻而持久的“灵魂互映”。峭岩与绿岛,一位是从铁血军营中走出、著作等身的诗坛巨擘,一位是笔锋锐利、建构独特诗学体系的杰出诗人与评论家。他们的名字并置,本身就是一首关于坚守、对话与共进的史诗。
①从战士到诗人:峭岩——以生命为火,铸就诗歌的钢铁长城
回顾峭岩老师的历程,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与共和国发展紧密相连的诗歌血脉。从1958年入伍的战士,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政委,再到出版12卷文集的文学大家,他的身份在变,但内核从未改变——他始终是一名为士兵歌唱、为民族立传的诗人。
峭岩老师的《星星,母亲的眼睛》里有战士的柔情,《遵义诗笔记》里有对历史的深沉叩问,《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中闪耀着信仰的光芒,直至《七月!七月!》《八月!八月!》《十月!十月!》构成的《红月三部曲》,他完成了一次次壮丽的艺术突围。他将一名军人的忠诚与一位诗人的睿智,唯美地镶嵌进浩大的铁血文本之中,为时代构筑了一座诗的丰碑。他的存在,是中国诗坛之幸。
② 从诗心到担当:绿岛——以理性为尺,丈量诗歌的精神维度
而绿岛老师,则以另一种姿态守护着诗歌的尊严。作为一位荣获“中国当代首届长诗金奖”的实力诗人,他的创作,如《骨头的硬度》,本身就彰显着思想的硬度与语言的锋芒。然而,他的贡献远不止于个人创作。他作为核心学术团体的组织者与《伊甸园》诗刊的总编辑,更展现出一种推动诗歌事业发展的公共格局。他不仅以诗人的敏感捕捉诗意,更以一种开阔的视野,为同代人、为前辈,也为后来者绘制诗学的坐标。
他不仅以诗人的敏感捕捉诗意,更以评论家的理性与公心,为同代人、为前辈,也为后来者绘制诗学的坐标。他获得“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正是对其数十年如一日耕耘于诗坛的最佳肯定。
③ 三十年互映:以文本为基,共守诗歌的纯正
峭岩老师和绿岛诗人长达三十年的友谊,其最动人之处,在于其超越了世俗交往,始终围绕着“诗”这个神圣的圆心,构建了一种深度的“精神互文”。
绿岛老师为峭岩老师撰写的三部专著,从传记到审美向度,再到长诗嬗变研究,这不是简单的评论,而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深度阅读,是精神兄弟间的彼此确认与成就。他系统地梳理并阐发了峭岩老师诗歌的文学史价值。
峭岩老师为绿岛写下的序文与短评,则如月光回照湖水,完成了这场对话最圆满的循环。其中没有浮泛的赞美,只有对诗学理念的深切共鸣与精准把脉。
峭岩老师和绿岛诗人的交往,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人相处提供了珍贵的范式:诗人之间的最高敬意,是认真阅读对方的文字,并为之找到最恰切的表达。
在这个容易浮躁的时代,峭岩与绿岛用三十年的坚守告诉我们:真正的诗歌友谊,是两个独立灵魂在艺术高地上的彼此致意相知,是一份共同守护精神家园的庄严承诺。他们用生命与文字共同写就的这首“友谊之诗”,其力量,与他们的煌煌著作一样,必将穿越时间,照耀未来。
谢谢大家。(2025年10月26日上午现场发言)
匡文留(中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被誉为“西部诗后”,曾任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文学主任编辑、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2年定居北京从事写作,获首届唐刚诗歌奖终身荣誉奖):
尊敬的各位先生、女士、诗人和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如此高大上的《百家讲堂》平台,能够参加著名诗人峭岩老师和绿岛先生做客平台的公益活动!非常感谢著名战士诗人、诗歌活动家蔡诗华好友的盛情相约!
关于两位做客平台的著名诗人的创作动态与诗歌评论,早已见诸于多种报刊和平台,众多评论家、诗人和诗友都发表过独具特色和感悟的、十分精准而深刻的论述,我作为一个同二位名家也已相识、相交多年的诗友,在这里就讲几句真挚的感受和钦佩之言吧!
峭岩老师的创作和为人,的确同他的大名一样,具有并彰显出岩石与峰峦般的强韧和广博。他从青春伊始的一名战士诗人写起,一鼓作气一支诗笔纵横捭阖了六七十年而始终昂首立于诗坛的潮头和前锋,这不仅成为诗坛的一道魅力风景,更是引领我们众多诗人的一面当之无愧的大旗!我这里用三句话表述一下我的领悟:一是,峭岩老师的军旅诗歌和独领风骚的长诗创作,为诗坛创造了一种神性的名片或曰标志,对祖国、民族、人民、军队与军人的热爱和不绝如缕的歌唱,宏大叙事、政治抒情、历史脉搏、人物摹写相融相揳,成为诗歌史上独具神采与高度的大手笔。其二,作为一名写诗几十年的资深诗家,峭岩老师的诗歌创作不仅不拘泥,而是非常适应时代与诗潮的更迭和创新,他的诗作题材广博,手法多样,最新的诗歌风格和技巧也是驾轻就熟。简言之,就是主旋律大题材他掌握起来高屋建瓴,而写亲情、爱情、细腻的情感,也丝毫不让各类新潮诗人。第三点我想尊称峭岩老师真的是一位对后学诗人无比厚爱与关怀、指导的优秀老师,更是一位为诗歌事业倾情奉献的诗歌活动家。自新世纪我定居北京以来,峭岩老师多次邀我参加各种诗歌活动,比如研讨会、新书发布会、外出采风创作、作品收入多种诗选集,等等吧,令我感怀多多,铭记在心!我要特别说到的是,我最新出版的厚重的、近百页的上下卷《匡文留诗选》,就是由峭岩老师亲自主编的“金点影响力”推出的,他还于百忙中亲自为我写了精辟、深刻的序言。我借此机会无比真挚地感谢峭岩老师!
绿岛诗家的诗作和为人,的确是诗如其人,人如其诗,正如他的名作“硬骨头”和《冈仁波齐》一样,建制恢宏,视野广袤,技巧高超,诗感现代,无疑是一位底气厚实、手法先锋、胸襟广博、学识丰盈的学者型诗人兼评论家,令人仰望而钦佩!我在朋友圈里每每见到绿岛的新作,总是十分欣赏并喜爱,正如他自己所论的:“诗歌崇尚于人性,终极于神性,没有任何暴力可以摧毁它,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的存在。”这话太深刻而精辟了,几乎可以被称作一句座右铭了!我还想说一点独特的印象,就是读绿岛的诗,常常不由地生发出一种令人热血倴张的激动,好像凝望着一个脊骨劲挺、强韧威勇的壮士形象,立时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浩然之气、雄浑之气充盈了整个身心!
好了,耽搁大家时间了。谢谢!(2025年10月26日上午现场发言)
刘辉(著名京味作家,笔名文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残疾人写作学会名誉会长。系列丛书《老北京那些事儿》作者): 祝贺词:峭岩与绿岛纯正的诗歌友谊,可歌、可颂,可赞、可贺!他俩因“诗”结缘,两个纯粹而坚韧的诗魂,揉和一起勃发跃动;两个怀揣共同向往的师徒,坚定地迈向诗歌高地。三十年友谊,三十年诗歌纽带,三十年日月佐证,情谊愈加浓稠!我与峭岩老师与绿岛诗人因诗歌缘分相识十年有余。通过读峭岩诗歌,读懂了诗歌不可晃动的精神力量。通过评论峭岩诗歌,使我对于中国诗歌有了更加深刻与清醒的认识!峭岩诗歌,大气,宏阔,又充满诗意气息,从仁爱之心出发,以诗的坚挺与温婉,一路播下诗的火种!绿岛诗歌有着不同于一般层面的创作理念。有哲理思维、有历史穿透、有精神仰视、有论今说古、有神灵崇拜……
跟着峭岩老师的诗歌途径一起跋涉,绿岛诗人是佼佼者。我祝愿他俩,并肩攀登文学高峰,继续谱写当代的友谊之歌!(2025.10.26.)
老金(柳镇)(本名柳镇,著名作家、长篇小说京华三部曲《城》《墙》《路》作者):峭岩、绿岛,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大家好。
上一次,也就是9月15日,参加了两位老师的作者面对面直播活动,收获很大,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对新诗的理解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阅读了峭岩老师的《史诗三部曲》,收获很大。这三首史诗,是我特别关注的,也是我特别需要很好学习的,这将对我以后的长诗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但能够提高我对史诗的认识,而且能够帮助我提高写作长诗的水平。
读了绿岛老师的《叛逆者》里面的几首诗,那种奇妙的诗语和诗歌思路与诗歌手法,让我新奇,亦让我震撼。被我的第一感觉认定,应该细读,体会,学习,借鉴,用来提高自己的诗歌创作思想和技巧水平。这就是说,两位老师的作品,将是我今后一段时间,诗歌学习的内容和方向。
理所当然,学习峭岩,绿岛,两位老师的诗歌创作思想和诗歌创作手法,是我在诗歌方面,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除了诗歌,在另一个方面,更需要我学习,或者说需要我们的诗人学习。这就是怎样做人。就是要谦虚谨慎,诚恳待人,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人。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能够对我们的诗歌事业做出一点点贡献的人,或许还可以做一个为推动诗歌发展,做出努力,做出贡献的人。
上一次作者面对面,当时我还不太认识绿岛老师,我坐在后面,绿岛老师坐在更后面,我请他坐前面,他坚持坐后面。他是个大诗人,他来做客作者面对面,却要坚持坐在后面,他的谦虚谨慎、诚恳待人的态度,让我由衷的感动和钦佩。
前几天,作者面对面一千期盛典,我是掐着时间来的。大家正在站队,准备合影。我匆匆忙忙赶到东面,正好绿岛老师坐在那里,站起身就要我坐在前面。那怎么能行?我在我心目中,绿岛老师可是让人尊敬的大诗人啊。就是这样一件事,在别人看来是件小事儿,但在我看来却是大事。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人品,这更让我对绿岛老师肃然起敬。
我们是诗人,是作家,我们是写诗的,我们是写小说的。人品很重要,只有具有好的人品,才能写出好的诗歌,写出好的小说。因此,我发言的第二点,就是要向两位老师学习人品。这是我两次遇见峭岩老师、绿岛老师的最重要的收获,这也是促成我今天到场的重要原因。这一回,我是来学习他们的人品的,学习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的。
谢谢两位老师,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祝两位老师友谊万古长存,祝大家友谊万古长存。(2025年10月26日上午现场发言)
李虹(著名朗诵艺术家/瞭望中国演讲朗诵艺术团团长/人人文学虹韵艺术团团长/虹韵长歌艺术平台总编诗人):石头与彩虹构筑的诗歌殿堂
峭岩先生说,一个天才诗人总是把天上的彩虹和地上的石头搅绊,为人类砌成诗歌之墙。
绿岛老师说,诗歌不是一件可以说清楚的事情,因为不管是写诗的人还是不写诗的人,他们都说不清楚。
诗歌带有神秘的色彩,也就是神性,神性的东西,人不可以言说。
我用西藏之行见证诗歌的神性,拜读绿岛老师的《峭岩传》感受两位诗坛翘楚的深厚友谊。
用我的诗歌《石头与彩虹构筑的诗歌殿堂》致敬峭岩先生和绿岛老师。
绿岛邂逅峭岩
大地葱郁 峰峦峻拔
彩虹弯成一座七彩的穹窿
那是千年的约定
汇聚灵魂的慧光
采集石头 挽住彩虹
构筑诗歌的殿堂
彩虹中的澄黄
是母亲在广袤的雪野上奔跑
用胸膛捂热的一块干粮
为儿子的身体铸造了铁壁铜墙
彩虹中的蓝紫
是表妹马兰生命的绽放
从冀东的原野到绿色的军营
马兰花与老山兰一起将短暂的生命
化作长城上的一块块基石
彩虹中的赤红
是王曼恬老师带着体温的红毛裤
温暖了峭岩诗意的人生
一座雄伟诗歌大厦的虹桥就是从这里铺架
彩虹中的绿色
是一身戎装绿草如茵
朱更生首长慧眼识珠惜才如金
培育了一棵声名远播的诗坛大树
彩虹中的丹青
是袁其微先生亲传的清正雅和
一撇一捺间是大写人字的仙风道骨
是笔墨丹青翰墨飘香的诗意人生
有位叫李虹的女子
是峭岩的掌上明珠
和父亲一样身着军装
和父亲一样奔赴过战场
天空的彩虹与身边的彩虹
在诗歌的殿堂共筑辉煌
还有一位也叫李虹的诗人
她是峭岩书中千年
陪伴的虹韵
寻着文成公主的足迹
见证
日月山思念的赤红
倒淌河眷恋的笃情
扎陵湖初夜的心床
玛尼堆生根的愿望
枪戟收敛的羽毛
唐蕃古道祥和的过往
见证布达拉宫的大门会意的洞开
大昭寺喇嘛的签字抒怀
见证诗歌的神韵遍布雪域高原
见证古老诗歌构筑的神性彩虹
绿岛用诗一样的语言撰写的《峭岩传》
让我们看到青铜的天空
看到慈善 仁爱 感恩的品德
看到一部部史诗般的作品
或壮怀激烈或侠骨柔肠
让我们看到
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的峭岩
有着年轻的心和雄健的笔
他用诗歌丈量生命的足迹
绿岛用诗一样的语言撰写的《峭岩传》
让我们仰望峭拔的山岩
让我们走进诗歌的圣殿
让石头与彩虹创造诗歌的神话
追随这位马拉松选手
不断的奔跑 向高 向远
(2025年10月26日上午现场发言)
蔡诗华
(“战士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萧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萧军研究会诗歌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①蔡诗华•新古风•峭岩绿岛彼此敬——著名诗人峭岩绿岛携卅年诗情厚谊做客《百家讲堂》公益活动 北大纵横《百家讲堂》平台和中国萧军研究会诗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峭岩绿岛彼此敬,
诗坛佳话众口称。
卅年风霜征途远,
九州方圆诗魂凝。
不为利益驱动累,
但期夙愿终可成。
横空出世缪斯笑,
夜莽仰首望双星。
(流金岁月谁不朽,
诗人诗家千秋星。)
②蔡诗华•新古风•峭岩《放歌七步楼》
——应著名朗诵艺术家/瞭望中国演讲朗诵艺术团团长/人人文学虹韵艺术团团长/韵长歌艺术平台总编李虹邀请为河北唐山《放歌七步楼》作诗致敬著名军旅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原政委/解放军出版社原副社长/中国萧军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峭岩大师泰斗诗人
峭岩放歌七步楼,
河北唐山乡音稠。
军旅生涯六甲多,
精品佳作数风流。
钢枪钢刀和钢笔,
良师良知会良谋。
岁月无声逢盛世,
故里建馆报国酬。
(李虹邀吾抒豪情,
见贤思齐乐悠悠。)
(2025年10月26日上午现场发言)
链接5:①峭岩简介:峭岩,著名军旅诗人作家,原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兼编审、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政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国际诗人笔会主席、中国萧军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出版著作有短诗集《峭岩诗选》《星星,母亲的眼睛》《浪漫军旅》等;叙事长诗《高尚的人》《静静的白桦林》《一个士兵和一个时代的歌》《遵义诗笔记》《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跪你一千年·写给文成公主的99首情诗》《萧萧班马鸣·萧军诗传》《落红·萧红诗传》《七月!七月!》《八月!八月!》《十月!十月!》等;传记文学《走向燃烧的土地·魏巍传》《我的老屋我的村》等。2014年5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峭岩文集》12卷本等50余部。作品曾获全国全军各种多项奖励。1994年经总政治部批准通过德国电视台录制专题片《一位中国军旅诗人之路》,向国外宣传。2013年华夏新诗研究会、中国萧军研究会授予“中国首届‘新国风’杰出诗人”、第十五届(昆明.东川)国际诗人笔会授予“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
②绿岛简介:著名诗人、评论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界》执行主编,《伊甸园》总编辑,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首席顾问,出版了诗集《骨头的硬度》(鲁迅诗传)《血祭》(譚嗣同詩傳)《荒原之夢》《雲朵上的空房子》《叛逆者》,出版詩歌理論專著《論詩人的兩個世界》《峭岩長詩審美嬗變與突圍》《詩歌的批判與批判的詩歌》及《峭岩傳》等相關著作20余部。《骨头的硬度》(鲁迅诗传)长诗荣获“中国当代首届长诗金奖”,于2017年入选“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百位实力诗人” ,2020年被评为中国诗歌(辞赋)“十佳诗人” ,并获第十九届国际诗人笔会“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等,现居北京。
文学理念:绿岛崇尚自由、独立的写作精神,强调诗人应通过作品维护诗歌的尊严与神圣性 。他认为诗人的话语权完全来自于作品,而非诗歌以外的任何事物 ,主张文学创作应坚守社会良知和道德底线。
链接6:“著名诗人峭岩绿岛携卅年诗情厚谊做客《百家讲堂》公益活动”现场部分图片:

图1说:“著名诗人峭岩绿岛携卅年诗情厚谊做客《百家讲堂》公益活动”,部分嘉宾合影。( 冯蕊 摄)

图2说:著名蒙古族学者、著名管理专家、《百家讲堂》总策划、全国劳动模范、北大纵横董事长王璞(左)出席并致辞高度评价著名诗人峭岩绿岛卅年诗情厚谊。( 蔡诗华 摄)

图3说:著名军旅诗人作家,原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兼编审、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政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国际诗人笔会主席、中国萧军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峭岩现场发言并深情答谢辞。(冯蕊 摄)

图4说:著名诗人评论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界》执行主编、《伊甸园》总编辑、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首席顾问绿岛现场发言并深情答谢辞。(冯蕊 摄)

图5说:本次活动推荐人主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萧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战士诗人”蔡诗华(左)宣读著名书画家、中国萧军研究会会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得印书面致辞,宣读著名诗评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辉(文军)贺词,转赠著名书法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梁海春赠送书法墨宝致贺“热烈祝贺
著名诗人峭岩绿岛携卅年诗情厚谊做客《百家讲堂》公益活动分享会圆满成功!”右起:王璞、峭岩、绿岛、蔡诗华。( 李虹 摄)

图6说:著名军旅诗人、原济南军区专业创作员、国家一级专业作家、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优秀毕业生康桥(左)现场赠送书法墨宝致贺。右起:王璞、峭岩、绿岛、康桥。(李虹 摄)

图7说:著名军旅诗人康桥现场发言高度赞誉著名诗人峭岩绿岛卅年诗情厚谊。(冯蕊 摄)

图8说: 著名女诗人、被誉为“西部诗后”、曾任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文学编辑、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2年定居北京从事写作的匡文留现场发言高度赞誉著名诗人峭岩绿岛卅年诗情厚谊。(冯蕊 摄)

图9说:著名作家、长篇小说京华三部曲《城》《墙》《路》作者 老金(柳镇)现场发言高度赞誉著名诗人峭岩绿岛卅年诗情厚谊。(冯蕊 摄)

图10说:著名朗诵艺术家、瞭望中国演讲朗诵艺术团团长、人人文学虹韵艺术团团长、虹韵长歌艺术平台总编李虹诗人朗诵著名诗人峭岩诗歌代表作《一块化石》、著名诗人绿岛诗歌代表作《奔跑的黄昏——写给诗人峭岩先生》,并现场发言高度赞誉著名诗人峭岩绿岛卅年诗情厚谊。( 冯蕊 摄)

图11说:
著名朗诵艺术家李虹(中)朗诵自己创作的“石头与彩虹构筑的诗歌殿堂——读绿岛《峭岩传》有感”。 ( 冯蕊 摄)

图12说:著名女诗人匡文留(中)向著名诗人峭岩(右)、绿岛(左)赠送她近期在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匡文留诗选》(金点影响力 峭岩主编)以示致敬。(李虹 摄)

图13说:著名诗人峭岩(右)、绿岛(左)现场指导著名朗诵艺术家李虹(中)策划《放歌七步楼》诗歌朗诵活动草案等。( 冯蕊 摄)

图14说:“著名诗人峭岩绿岛携卅年诗情厚谊做客《百家讲堂》公益活动”现场,部分专家学者和峭岩先生亲笔书写的书法墨宝条幅“诗谊千秋”合影留念,左起:蔡诗华、王璞、李虹、康桥、绿岛、峭岩、匡文留、老金(柳镇)。( 冯蕊 摄)

图15说:“战士诗人”蔡诗华主持“著名诗人峭岩绿岛携卅年诗情厚谊做客《百家讲堂》公益活动”。( 冯蕊 摄)

图16说:“著名诗人峭岩绿岛携卅年诗情厚谊做客《百家讲堂》公益活动”现场全景。( 冯蕊 摄)
2025-10-29
"解码冰川,守护未来"——冰川馆开展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
2025-10-29
2025-10-29
2025-10-29
2025-10-29
2025-10-28
2025-10-27
2025-10-27
和谐千秋 诗意重阳 重阳柳下惠孔子孟子屈原后裔将首聚泰山对话“和圣”文化
2025-10-26
2025-10-26
2025-10-25
资讯|海淀夜校落户双安商场潮流商圈,北下关文联所属作家杨府被聘为讲师
2025-10-25
著名诗人李勇携诗集《星空下的大地》《红石斋诗集》做客《作者面对面》
2025-10-24
2025-10-24
军旅作家李金明青纱帐文学研讨会在河北省保定举行——中国作协领导、著名作家参会
2025-10-24
[文化新闻] 著名诗人峭岩绿岛携卅年诗情厚谊做客《百家讲堂》公益活动
2025-10-29
[文化新闻] "解码冰川,守护未来"——冰川馆开展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
2025-10-29
[文化新闻] 《彭清一书法信札集》新书发布会暨艺术宣讲会隆重举行
2025-10-29
2025-10-29
2025-10-29
[文化新闻] 重阳柳下惠孔子孟子屈原后裔泰山对话“和圣”文化
2025-10-29
2025-10-28
2025-10-28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