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红色农庄,经典线路——泸州古蔺县九溪口渡口的红色故事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许源 | 发布时间: 2025-07-20 | 72 次浏览 | 分享到:


同志们好!

在这个热情似火的七月,欢迎大家来到“红色古蔺,得意之地”,来到九溪口红色农庄做客。我是九溪口红色农庄的文旅宣传官许源,很高兴为大家分享红色文化故事。

90年前,有一群衣衫褴褛的队伍,他们中很多操着外地口音,来到了赤水河,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今天,就让我告诉你答案,他们叫红军,他们的故事叫长征,而我讲的这一段,叫四渡赤水…

1934年,由于博古,王明,李德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不得不被迫转移,开始长征,8.6万人的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西进,经历了长征路上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湘江血战,这次战役,红军减员五万多人,鲜血染红了湘江,以至于,当地百姓发誓“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1935年1月,红军经重庆进入到贵州,占领遵义城,1月15日,在遵义召开了一次关系到中国革命前途和红军命运的会议,就是被称为“伟大转折”的“遵义会议”,会议纠正了博古、王明,李德的左倾冒险主义,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从此,在滔滔赤水河与巍巍乌蒙山之间,开始抒写伟人一生的“得意之笔”。



当时,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分别是湘军、中央军,滇军、川军和黔军,总兵力达40万人,而红军不足3万,面对敌众我寡和围追堵截,红军在遵义建立根据地的构想已经不现实,于是,遵义会议决定从泸州,宜宾一带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在占领土城以后,攻打赤水县城失利,这时,川军郭勋祺部追赶而来,于是红军在青杠坡设伏,由于情报失误导致青杠坡战役陷入焦灼,陈赓率干部团投入战斗,连朱德老总都上了火线,随着源源不断增援的川军,毛主席当机立断,指挥红军迅速撤离战斗,并放弃辎重,轻装上阵,迅速从土城,元厚渡口第一次渡过赤水河,这就是一渡赤水——“进军川南”。



一渡赤水后的红军分兵三路寻找新的目的地,去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成为首选,于是决定去云南与四川交界的扎西地区(今云南威信县),途中,在鸡鸣三省的石厢子召开了“石厢子会议”,会议上博古交权,总负责人选为张闻天(洛甫),毛委员成为周恩来的主要助手,在石厢子,红军过了长征以来唯一的一次春节,史称“过开心年”,还成立了川南游击队。之后,红军在扎西进行了缩编,精简了编制,提升了部队机动性,减轻了行军负担。然而,人烟稀少的扎西地区根本无法保障红军的后勤补给,再加上蒋介石已经知道红军动向,正命令川滇部队向扎西合围,红军何去何从?这时,毛委员做出一个出乎常人的决定,“既然我们刚才遵义出来,敌人万料想不到我们还会回遵义去”,再说,黔军王家烈是军阀中战斗力最弱的。于是,红军回师东进,杀一个回马枪,从扎西进入古蔺,途经古蔺白沙场镇,召开了白沙会议,制定部署了二渡赤水的作战计划,还发表了《告全体红色战士书》,提出了“六个有时”:“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新路,有时走老路;”白沙会议解决了疑惑,凝聚了思想,也标志着红军开始从阵地战向运动战的转移。1935.2.18~21日,红军从太平,二郎滩等渡口第二次渡过赤水河进入贵州,经桐梓,攻占了天险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就是二渡赤水——“重占遵义”。

重占遵义后,认为受到奇耻大辱的蒋介石飞临重庆亲自督战,这次他吸取了一、二渡的经验教训,开始步步为营,采用壁垒战术,企图把红军歼灭于川滇黔狭小的区域。而红军也意识到了危险,于是决定化被动为主动,不断寻求突围作战,面对驻守鲁班场中央军周浑元部和打鼓新场黔军王家烈部,多数将领都主张攻打打鼓新场,而毛委员却力排众议,主张攻打鲁班场,毛委员成为了极少数派。最后,毛委员不计前嫌,提着马灯夜行数里找到了周恩来,并最终说服了周恩来。在3.12日的苟坝会议上,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成为了新的军事三人组,毛委员正式成为核心指挥红军。



果然,打鼓新场是敌人的陷阱,于是红军攻打鲁班场,战斗虽然失利,但却调动了敌人部队,为红军第三次渡河争取了时间,3.16~17日在贵州茅台渡口,红军第三次渡过赤水河,这就是三渡赤水——“再进古蔺”。

三渡赤水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渡河红军锣鼓喧天,大摇大摆,故意让敌军侦查到,进入古蔺后,主力部队静默电台,隐蔽在赤水河边的密林之中,另外,用一个团打开电台佯攻古蔺城,造成要北渡长江的假象以迷惑敌人。敌军在截获我军情报后,果然中计,蒋介石认为红军意图还是要北渡长江,认为已到了最后一战的时候,于是亲自飞临贵阳督战,调各路大军前往川南追击红军,包括贵阳城守军,而此时,红军主力趁机从太平,二郎,九溪口等渡口迅速第四次渡过赤水河,然后趁夜色抢渡乌江,兵临贵阳,喊着“打进贵阳城,活捉蒋介石”的口号,面对天降神兵的红军,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急如焚,连忙电令滇军龙云的孙渡部队前往贵阳护驾,而红军在贵阳城不远的乌江上假装搭桥,蒋介石认为红军又要向东突围,连忙把部队往东边调,谁知红军又一个神龙摆尾,虚晃一枪急速西进,直逼昆明,这时昆明城孙渡部队早已被调走,龙云不得不把驻守金沙江的部队调往昆明,5月,趁金沙江布防空虚之际,红军不费吹灰之力在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将敌军远远抛在身后,终于跳出了40万大军的封锁包围,这就是四渡赤水——“突出重围”。

四渡赤水战役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1961.9月,毛主席在武汉接见

英国来访的蒙哥马利元帅,元帅说:“主席,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太了不起了”,毛主席说:“三大战役不算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这也是古蔺被誉为“得意之地,得意之城”的缘由。



今天,大家来到“中央工农红军入川第一县”的古蔺,感受来自革命老区人民的热情。而现在所在的九溪口渡口,正是红军二渡,四渡的地方,当年,红军就在这棵红军树下埋锅造饭,而这户刘姓人家也把房梁,门板献给红军搭桥,体现了深深的军民鱼水情。正是因为二渡从这里渡河,取得了长征途中的第一次胜仗,因此,这里也称为“福地太平”。

同志们,“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让我们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长征精神,让我们发扬四渡赤水荣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最后,愿来到这里的各位同志,把福气带回家,祝同志们身体健康,旅程愉快!祝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太平镇九溪口红色农庄欢迎你

文章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