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5年端午前夕,屈原后裔、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总导演屈金星从北京赶赴湖南汨罗,特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娅主持撰写的三卷本《中国女性诗歌史》敬献汨罗屈子祠,告慰中国诗祖、辞赋之祖、“文学家的老祖宗”(梁启超语)屈原。
孔子后裔、著名学者、诗人、孔祥林见证此举。据悉,孔子后裔孔祥林与屈原后裔屈金星于端午前夕相聚湖南汨罗屈子祠,共祭屈原,首开“北孔南屈”思想对话与文化交融之旅。据悉,这是两千多年来首次孔子后裔与屈原后裔祭祀屈原。由此,敬献《中国女性诗歌史》具有象征意义。
屈金星称,作为屈原后裔,汨罗首位荣誉市民,我多次来汨罗祭祀,但从来没有向先祖屈原敬献诗集、诗学评论集。我认为,孙晓娅主持撰写的三卷本《中国女性诗歌史》值得敬献。
屈金星称,原因如下:一、《中国女性诗歌史》诗补天阙,史记沧桑。此著乃填补中国乃至世界女性诗歌史巨著,寓意有女娲补天之功。本书是女性诗歌的史诗、诗史,是诗写的“女性诗歌史记”。二、《中国女性诗歌史》星辰大海,大道无疆。三、《中国女性诗歌史》阴阳互化,哲思汪洋。中国传统哲学认为,整个宇宙阴阳互化,阴阳平恒。但是,反映在中国文学、中国诗学上,一直是阴阳失衡,阳盛阴衰。而《中国女性诗歌史》则试图平衡中国诗学的阴阳。四、《中国女性诗歌史》自铸长城,筚路拓荒。《中国女性诗歌史》堪称一部中国女性诗歌的长城。巨著文笔优美,而又不失男性的遒劲,可谓“凌云健笔意纵横”。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娅主持撰写的《中国女性诗歌史》三卷本《月满西楼》《诗的女神》《漂往远海》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填补了诗歌研究空白。这部三卷本以时间为线索,上起先秦,下迄当代,对中国女性诗歌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和呈现,不仅填补了中国女性诗歌通史研究的空白,更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搭建了坚实的框架。
《中国女性诗歌史》丰富了诗歌研究体系,三卷本将女性诗歌纳入中国诗歌史的整体研究中,拓展了诗歌研究的视野和范畴,使中国诗歌史的研究体系更加完整和丰富,让人们认识到女性诗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历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是中国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孙晓娅在研究过程中,深入剖析女性诗歌的创作特点、主题内涵、审美风格等。通过对女性诗歌中独特的情感表达、女性意识的演变等方面的研究,为诗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推动诗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这部著作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诗歌的解读和分析,展现了中国女性在各个时代的生活状态、精神追求和文化贡献。它将中国女性的文化传统以诗歌的形式传承下来,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女性的历史和文化;书中所呈现的历代女性诗人,她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以诗歌为武器,表达自己的情感、追求自由和平等,展现出坚韧、独立、智慧等优秀的女性精神;同时展现女性文学创作成就,通过对大量女性诗歌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展示了中国女性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才华和创造力。从古代的班婕妤、李清照到现代的冰心、舒婷等,她们的诗歌作品各具特色,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推动女性文学创作发展,对于当代女性文学创作者来说,这部著作是一部宝贵的学习和借鉴的资料,也有助于激发更多女性投身于文学创作,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的不断发展和繁荣。
屈原被尊称为“诗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屈原所开创的《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即“风骚”传统。这两大传统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了中国诗歌的发展。
(张学英、于小高、王永明、周步)
探秘湿地生态,共赴自然之约——石景山区图书馆×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亲子研学活动圆满落幕!
2025-09-30
2025-09-30
铭记工合光辉历史 书写新时代奋斗篇章——甘肃工合积极贯彻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成立87周年纪念大会精神
2025-09-30
2025-09-30
以赋为笔绘同心 以情为墨颂华章—— 评《新疆各族人民同心筑梦赋》的时代意蕴与文学之美
2025-09-29
助力大钟寺人工智能先导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国知识产权年会首次延伸至街镇
2025-09-29
2025-09-28
北下关文联联合多家单位成功举办著名作家胥得意《蹈火者》新书分享研讨会
2025-09-28
孙魁临汾行:“母爱与家风传承”“筑梦国防强国有我”两场专题讲座惠及十万余人
2025-09-27
2025-09-27
2025-09-27
2025-09-26
2025-09-26
2025-09-26
2025-09-26
2025-10-01
[文化新闻] 探秘湿地生态,共赴自然之约——石景山区图书馆×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亲子研学活动圆满落幕!
2025-09-30
[文化新闻] 贰玖学堂话古都——纪念中轴线申遗成功专题公益讲座纪实
2025-09-30
[文化新闻] 铭记工合光辉历史 书写新时代奋斗篇章——甘肃工合积极贯彻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成立87周年纪念大会精神
2025-09-30
2025-09-30
2025-09-29
2025-09-29
[文化新闻] 以赋为笔绘同心 以情为墨颂华章—— 评《新疆各族人民同心筑梦赋》的时代意蕴与文学之美
2025-09-29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