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振寰宇 五风继脉启新章
——第五届国际家庭日·姓氏好家风论坛暨清大家风五风·五福畅行峰会在京圆满举行
2025年5月15日是联合国第三十二届国际家庭日,五届国际家庭日·姓氏好家风暨清大家风五风·五福畅行峰会在北京隆重启幕。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动外宣、重构国际传播、成功出海”的重要指示精神。
论坛由国际家庭日-姓氏好家风论坛活动发起人、著名学者聂振强特别指导、精心组织,由北京清大家风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文化促进会燕赵文化委员会、北京和合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京视网联合举办。汇聚国内外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家风文化的当代实践与全球传播。
古乐启幕:千年家风的文化交响
清大家风董事长耿军以“家风五风·五福畅行”为主题致辞,阐释现代化家庭教育体系内核:“学风塑智、体风强身、德风立品、财风明理、行风践道,五风协同为青少年构建成长生态。”
青岛市礼仪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杨双雨主持了会议。
本次论坛汇聚政、学、商界重磅嘉宾:
论坛发起人与学术核心
聂振强(国际家庭日-姓氏好家风论坛活动发起人、著名姓氏家风文化研究学者、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姓氏宗亲文化调研组组长,《姓氏文化学》及《家庭 家教 家风》主编)阐述515国际家庭日论坛的成立背景、形成历程与发展脉络;
陈宝忠(中宣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原副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燕赵委员会主任)提出“构建家风文化国际学术共同体”;
潘若莎 (国际著名教育学家、美国卓越儿童大学创立者)本届论坛组委会特别邀请到潘若莎博士做为第二主旨演讲人。潘博士专注"爱与创造力和未来教育″工作27年,25年前潘博士创立了美国卓越儿童大学。提出女性要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刚柔并济”的智慧。
刘雅琳(著名礼仪文化学专家,国际文化礼仪中心主任):从“家礼”到“家风”--国际视野下家庭礼仪文化的价值重构;
宁文茂 中国地名学会姓氏文化研究指导中心秘书长。
主办方与主持团队
耿军(北京清大家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老教授协会“好家风与好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执行组长)讲述清大教育成果、清大家风五风及展望。
杨双雨(青岛市礼仪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开幕式主持
国际与港澳台代表
金明俊(韩国)(韩中姓氏文化交流中心会长、韩国天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区商务总代表、韩国京仁生物会社无农药人参制品全球商务总代表)分享中韩宗族文化互鉴经验;
林香兰(韩国)韩中姓氏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孔令霞 第22届环球夫人大赛民选冠军、99岁台湾著名画家徐术修全权代表;向聂振强先生赠送徐老的书法作品《中华姓氏一家亲》。
政界与学术机构
刘国强 京视网手机台台长、国际家庭日论坛联合发起人
张俊良 中生协心身委主任、国际家庭日论坛联合发起人
朱燕辉 全国社区“一老一小”试点办公室负责人,《姓氏文化学》特邀编委,演讲玉海园社区治理服务联盟的成立事宜。
《姓氏文化学》特邀编委
梁红秋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生态康养促进分会主任委员
教育与社会实践领域
龙荣臻 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挺起龙脊”工程组委会主任
刘秀平 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熊猫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
特别嘉宾
刘景致 总政歌舞团原政委、大校
景红、邝世试 特邀学者,参与家风理论研讨
文化与艺术界
康桥(著名军旅书法家、诗人)《军魂铸家魂》主题演讲
孙社堂 三合拳传承人,国际武术大赛获奖者
刘新雷 香河诗词协会会长、三人行书画院院长
何颖 心花怒放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理论深耕:家国同构的学术基石
中宣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原副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燕赵委员会会长陈宝忠在致辞中提出四大战略方向的倡议。
作为515国际家庭日论坛发起人,聂振强详细阐述515国际家庭日论坛的成立背景、形成历程与发展脉络。
聂振强编著的《姓氏文化学》全方位展现姓氏文化的古今传承与海内外发展,涵盖政策研究、学术指导、典型案例剖析及未来趋势展望。聂振强高屋建瓴,着重强调,大力弘扬优良家风家教,对国家发展与国际交流意义深远。
国际著名学前教育和青少年发展规划及教育学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导师、著名青年音乐家和AI伦理哲学家、美国卓越儿童大学的创立者潘若莎指出:女性要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刚柔并济”的智慧,与《颜氏家训》的教育观严慈并济相符,形成如水般的母亲,既包容,又能坚定地引导孩子成长。
我国著名礼仪学家、教育家、“四维礼仪”理论创始人、国际礼仪文化联盟执行主席刘雅琳教授以“从‘家礼’到‘家风’——国际视野下家庭礼仪文化的价值重构”为主题,强调“家礼”与“家风”的辩证统一。
礼序探源:从典籍到生活的文化解码
家礼新生,传统智慧的现代转化。
中国地名学会姓氏文化研究指导中心秘书长宁文茂指出,良好家风家训是家族绵延根基,家庭教育更是家国兴旺的关键所在。
淬火成器,从家训到人格的锻造之路
军魂铸家魂,四代军装的精神接力,军人世家书法家、诗人康桥女士讲述了四代军人的坚守。传统家学不是故纸堆中的符号,而是解决当代教育焦虑、代际隔阂的一剂良方。
五风工程,重塑习惯,连接家国
北京清大家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美育家风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指导师耿军指出:清北陪跑创新的学习方法,不止能提分,更是一项“内外兼修” 的系统成长工程,是一次从习惯到认知、从内驱到格局的全面重塑,让每一个家庭实现家庭幸福、孩子杰出、事业辉煌。
薪火相传·声武相济:论坛终章多元展演点亮文明基因
论坛终章是一场沉浸式家风文化盛宴,教育界大咖耿向东率先登场,数字记忆背诵速成法”为引,在欢声笑语间解码家庭教育的硬核技巧,让实用智慧直击人心;三合拳传承人孙社堂携雷霆之势亮相,一招一式刚柔并济,用传统武术点燃健康家风的蓬勃活力;儒学传播人何颖带来了由心花怒放文化交流中心顾问、著名诗人、朗诵家往都先生朗诵的原创诗歌《家风颂》,并以何颖做词、郑虎作曲,由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张远福先生指导,知名导演、音乐人胡世明先生演唱的《家风弘远歌》致敬大会及大会发起人聂振强先生。以声为剑,将家风诗篇化作直击心灵的时代强音,让文化温度穿透全场。多元的视听盛宴上,家风魅力在此刻璀璨绽放。
在颁奖及赠送纪念品的环节,第22届环球夫人大赛民选冠军、99岁台湾著名画家徐术修全权代表孔令霞女士向聂振强先生赠送徐老的书法作品《中华姓氏一家亲》。 韩国·韩中姓氏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金明俊先生向耿军董事长授予"韩国·韩中姓氏文化交流中心《韩中姓氏家风文化交流大使》″委任证书。大校、书法家康桥女士向聂振强先生赠送书法作品。聂振强先生向论坛活动赠送《家庭 家教 家风》、《姓氏文化学》新书98册。三人行书画院院长刘新雷也向聂振强先生敬献了家风主题的书法。
结语:根脉永续 光照四方
家风传承,是镌刻在每个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密码。"忠厚传家久"的谆谆教诲,"诗书继世长"的铿锵箴言,早已内化为国人特有的精神标识。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接力,终将让中华家风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附:本次活动是由北京清大家风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文化促进会燕赵文化委员会、北京和合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京视网为联合主办单位,中国国学研究中心、中国地名学会、中国国情发展研究院为学术支持单位,中国地名学会姓氏文化研究指导中心、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身健康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北京石油共生大院生活美学馆、福建省晋江市谱牒民俗学会、青岛市礼仪文化交流协会、山东东营市孙子文化研究会为协办单位,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生态康养促进分会、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熊猫文化工作委员会、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挺起龙脊工程组委会、泰国清莱皇家大学留学生管理中心与清莱鹏博教育中心联合办公室、联合国友好画报、美国卓越儿童大学、韩国·韩中姓氏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台湾中华民族振兴联合会为支持单位,北京清大家风科技有限公司、国际家庭日·姓氏好家风组委会为承办单位,以及京视网手机台等多家媒体支持下的一场众志成城的盛会。
2024-11-25
凡俗的人生,深沉的情怀——读王希文先生巨著《难忘的足迹》有感
2024-11-14
墨染春秋书岁月,德馨艺湛耀凡尘——对话八雅先生刘永国:探寻传统文化的诗意人生
2024-11-04
2024-08-09
2024-05-29
2024-05-23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未来研究分会“三会合一”聚焦多维赋能旅游协调创新发展
2024-04-19
2024-02-19
2024-02-19
2024-02-19
2024-02-18
2024-02-08
2024-01-31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