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姑苏城的烟火褶皱里,雷允上诵芬堂已山塘街开张363年。这座中医药文化宝库,似一位阅尽沧桑的老者,以药香为墨,在时光长卷上书写着“南药雷允上,北药同仁堂”的传奇。当下,雷允上九世孙雷家荃,正以坚守与创新,为这则传奇续写新的篇章。
(这是雷氏家族在1860来上海开的第一家诵芬堂雷允上氏“申(南)”店的照片)
清朝初期,雷氏先祖雷存孝在苏州播下医药火种——诵芬堂药铺,其五世孙雷大升于1734年接掌祖业将医道和文脉熔铸为一,创立了“雷允上诵芬堂”名号,坐堂行医。因医术精湛、善治时疫,更以道地药材制丸散,雷允上的声名迅速传遍姑苏,并从江南一隅传到东南亚,成为中华医药的鲜活符号。《清史稿》中记载着一段佳话:乾隆二十七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水土不服,服雷氏草药即愈,御笔题“山塘寻勝”相赠。如今这方御碑仍在苏州山塘街,见证雷允上作为中医药文化的地标。同年,雷氏之药入江南贡药体系,六神丸、行军散等急症疗药成为清宫常用备药,并配方载于故宫《雷氏贡药录》。
(1915年9月雷氏家族以诵芬堂雷允上氏公司代表中国医药企业,出席国际博览会其产品六神丸荣获金奖。雷氏参会成员同各国政商界人士的合影)
雷氏药中,六神丸、辟瘟丹,行军散,雷公八宝丹为其经典之药,特别是六神丸,堪称雷允上的镇店之宝。其由麝香、牛黄、冰片、雄黄、蟾酥、珍珠六味珍贵药材所构成,神奇疗效竟藏于“君臣佐使”的精妙配伍里:麝香等君药直击病症根本,臣药辅助增强疗效,佐药制约偏性、弥补不足,使药引药直达病所调和诸药,六味药材各归其位,才成就了这粒直径仅0.5至0.8毫米的“救命微丸”。修复《雷氏医训》时发现“配伍误差不超三铢”,更印证着这份精准与现代药典标准的契合。
1748年,江南大疫让雷允上的仁心传遍天下——雷氏家族倾资用六神丸等药品免费救治苏州百姓,工具不够熔竟3斤2两黄金制药碾,全力产药拯救4万余人。马可·波罗后裔赞“能熔化金锭救人的雷允上最伟大”。1912年,《柳叶刀》亦发文肯定其东方抗疫智慧。1915年,六神丸摘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28年,将雷允上诵芬堂注册“九芝图”,成为中国首枚中药商标。雷允上每一步都镌刻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上。
(国内近代史上的第一张医药商标。据悉,也是世界上第一张医药商标)
雷允上九世孙雷家荃,自幼浸在药香里,7岁背祖训,28岁耗时16年修缮族谱(现藏国内外知名图书馆),更将“君臣佐使”的配伍智慧融于创新。49岁建古方智能解析实验室,用科技拆解肉苁蓉,黄精多糖肽等活性成分,为传统方剂寻找科学依据。他20年研发不辍,将百年秘方与纳米萃取技术结合,研制出护肝药酒(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1310169117.8),后续“增强免疫力”药酒专利更拓宽了中医药功能边界。他对“君臣佐使”的运用,早已从“烂熟于心”到“融会贯通”,既守得住古方精髓,又能随时创新适配,让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隔空呼应。
守正更要创新。在雷家荃带领下,雷允上老号焕新生:六神丸三次获国家质量金奖,如今年产60亿粒,占全球65%市场份额,稳居国家三大保密配方之首;创新研发的六神凝胶、六灵解毒丸(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在新冠期间向23国捐赠的改良版六神丸,让“东方抗疫智慧”惠及世界。
传承从非坦途。1995年雷允上商标遭国外一島国恶意抢注,危急时刻,39岁的雷家荃挺身而出,一句“我跪着也要把祖宗名字赎回来”。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奔走国际,呼吁非遗保护,终于赢得了中医药传承人的坚守,以“用心良苦”诠释传承与担当。
传承的底气,藏在实实在在的实力里。雷允上编写的《雷允上诵芬堂丸散·饮片全集》发行六版,收录1548个雷氏特色药方;手握国家绝密配方1项(六神丸)、专利182项、独家品种43个、国家级非遗2项。市场数据更印证其价值:2024年上半年,六神丸在中国城市公立医疗机构市场份额达75.15%,零售端增幅高达236%,成为急症用药领域的“东方明珠”。
(1999年初,雷允上人在上海静安商业腹地、临千年古刹“静安寺庙”华山路2号,创立了国内规模首屈一指的健康之城——雷允上药城,营业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集中西药品、参茸饮片、营养保健品、医疗器械、卫生百货及专科门诊于一体,成为上海市最早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和定点医疗机构之一,名医名药相得益彰。)
执着让雷氏仁心走向海外。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六神丸已在部分国家的注册认证,这是对中医药的认可,更增加了雷允上人的自信。69岁的雷家荃,今年还因邀参加尼泊尔、澳门等国际论坛发表演说;在同济大学呼吁“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更直言“中医药传承不仅是雷家的家事,更是每个中国人的家事”,与国家“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中医药的期望同频共振。
(今年5月16日,雷家荃在尼泊尔举行的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国际论坛上,作了“中华雷氏医药传承创新,惠泽媲及众生”的主题发言,并和尼泊尔的玛丽帕国际医药大学,达成共同研发喜马拉雅山的自然草药合作意向)
(同月29日,雷家荃在同济大学会议中心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与健康经济"学术研讨会上,深度解析《雷氏医药的百年传承与知识产权保护》。)
363年的雷允上从一粒六神丸到百亿市场,雷氏医药故事,正是古老中医药在非遗传承中“焕发青春”的最佳注脚——以匠心守正,以创新致远,让千年药香飘向更远的未来。“但求天下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宋文祥 孙传凯)
青囊薪火三世纪 医脉溯源雷允上—— 雷允上九世孙雷家荃续写的国药传奇
2025-08-30
2025-08-28
教育部劳动教育1+X证书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开启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实践新篇章
2025-08-28
2025-08-21
2025-08-18
2025-08-18
2025-08-10
2025-08-05
2025-08-05
2025-08-04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