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下午,著名作家王子君《盛体》新书分享研讨会,在北大纵横四楼作者面对面会客厅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文联主办,海淀区政协委员、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璞出席分享研讨会,著名作家、评论家邱振刚,《作家文摘》报社资深编辑、作家王晓君,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徐迅,著名作家、诗人剑钧,《人民政协报》编委、高级编辑王晓宁,《工人日报》社会文化新闻部主任、高级记者刘颖余,金融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朱晔,《北京晚报》书乡版主编张玉瑶,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综合办公室主任毛艳琴,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及公益活动策划人、国际策展人、作家盛蕾,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一级作家沈俊峰,《北京文学》编辑、青年作家侯磊,《中国绿色时报》编辑、青年作家王江江,《中国纪检监察报》文化周刊编辑赵美宁,著名作家、诗人杨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青州市作协主席、《青州文学》主编张 雯 ,中国社会报社新闻一部记者孙彦川,生态文学作家李朝俊,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教委副理事长、海燕书院创办人康海燕,著名导演柴金龙、人民艺术家网执行总编马金星,作家编剧、艺术史学者张勇,丝路产业与金融联盟战略部长黎江及热心读者40多人现场参加,线上10000多人观看现场直播。分享前,青年作家王江江向王子君献上了鲜花。分享会由生态文学作家、北下关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武主持。
北大纵横董事长、作者面对面对活动发起人王璞先生亲临现场致辞,他对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王子君及其新作《盛体》给予高度评价,亲自为其设计海报,摘取金句:要有光!光,让一切掩盖毫无意义。他还对莅临作者面对面对现场的各位作家、评论家、文学爱好者表示欢迎。
北下关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武在主持中介绍了现场与会嘉宾,讲解了北下关文联以及举办作者面对面的相关情况,讲述了和王子君之间的文友情谊及其对其最新著作《盛体》的评价,称赞这部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超越了过往一些女性主义的作品,具有了‘人类’意义的宏阔视野。”
在分享中,作家王子君详细地介绍了自己这部构思了20年、初稿仅用21天完成、修改用时3个月的作品《盛体》的创作经过,从小说的起名定名,人物的定位蜕变,情节的精巧构思,以及作品思想艺术的二次升华,如何努力做到让人物形象饱满立体,尽量让这部书独一无二。
王子君结合自身的丰富经历和创作感悟,详解剖析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密码”:从捕捉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到提炼情感内核的真挚表达,再到挖掘主题深度的独到视角。
针对有人提出这部作品中个别地方以对话推进情节是否削弱作品的文学性的问题。王子君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很多年前,有朋友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对我冲击很大,说“你如果爱一个人,就一定要说出来。”“说”,是一种表达的手段。有时候只有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才能知道你的话所产生的反应。在创作时,我随着故事的走向,到了该说话时就直接写说话,我以为这是表达对事物的看法最简洁最直接的方法,在这个作品里,它可能比拐着弯地叙事表达更有力。
王子君娓娓道来的讲述,饱满深情的话语,触动灵魂的感悟,展示了一位知性女作家独特的魅力,令现场和线上观众动容,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人民政协报》编委、高级编辑王晓宁在发言中讲述了自己因为《黄克诚在中央纪委》这部书与王子君相识相知,现在她又创作和出版《盛体》这部作品,很了不起。刚才听了她的讲述,作为一名记者,我自己还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聆听一位作家特别是长篇小说作家来谈自己创作历程和创作构思,倾听她的心声,感觉很受益。
著名作家、评论家邱振刚见证了这部作品从初稿完成到定稿的全过程。王子君多次与他交流,倾听他对这部作品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一位职业编辑,我读到初稿时,感到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小说。但要出版,我对书稿中的个别内容、人物命运、情节的删减等提出了一些建议甚至忧虑。待出版后再读,没想到她在进一步的创作中提升得这么好,艺术价值和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栩栩如生。我不认为这是一部纯女性主义的作品,虽然关注了女性的命运、女性在当代社会遇到的种种成长、生活,逆境或者伤害,但作品跳出了女性主义的框架,而是站在人类命运的角度来思考,是当代人命运而不单单是一个女人的命运的思考,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这让其作品艺术价值更加厚重。”
作家、《作家文摘》报社资深编辑王晓君谈到,自己和王子君是因为作品相识,后来成为好友,得知子君出版《盛体》这部小说,我很感兴趣。收到好友赠书后,我我仅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书看完了。流畅的文笔,独特的故事构思,深刻的思想内核让我在合上书之后久久回味。“要有光!光,让一切掩盖毫无意义。”我对这句话特别有共鸣。我相信看过这本的读者都和我一样。
这是一部有光的书。一部善良之书。也是力量之书。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徐迅谈到,首先感谢作者面对面,给作家提供了分享交流的平台,也要感谢王子君,为我们创作出这么一部非常好的小说文本。这部小说,我个人觉得,一是有电影式的语言,二是有油画般的笔力,三是展现了现实主义的微妙,四是有浪漫的情怀。
《北京晚报》书香版主编张玉瑶在发言中谈到,自己得知今天的分享会,在原先粗读的基础上,昨天连夜到凌晨三点又将书读完,到现在脑海里还是书中的情节画面。原先以为是一个纯虚构的作品,通过作者讲述创作心路,才知道有现实中的创作灵感,特别感动,感觉有一种真实的力量。
一个感觉是艺术性强,书中对几幅画作的描绘非常细腻,可以看出作者在艺术上非常下功夫,在里面能看到一种美,是自然之美和人体之美的结合,绽放出来,传达出来,让读者有所启迪。另一个感觉是对书中两生花的描写,表现女性之间的情谊,这是我作为女性读者在阅读中非常在意的一点。
著名作家、诗人剑钧谈到,这是一次文学艺术先锋前卫创作上的有益探索,是一位女作家返璞归真的心灵历程。我听了她讲述的创作历程,深有感触。这部书的封面很有文化,给人一种想读的欲望。书名起得也很好。子君是位才女,是一位创作体裁很全面的作家。她的散文语言很美,有张力,小说语言也很美,写长篇小说,应当也是游刃有余。书的选题角度很新,感觉人物形象饱满,情节很真实,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个侧面。子君具备了一个小说家的全面素质,出版社也很有眼光,为今年的长篇小说出版,添了一部值得阅读的好书。
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及公益活动策划人、国际策展人、作家盛蕾在发言中谈到:我觉得美好的事物一般有两方面特征:一是赏心,二是悦目。但这两者在很多时候并不统一,作为一个“人”,我们经常会在这两者中来回拉扯,寻找平衡,这个过程叫成长,甚至是像凤凰涅槃一样的重生。这部书伟大之处正是关注了这样一个个体,开始是“悦人”,活在别人的目光中,之后不断撕裂、成长、蜕变、新生,最终洗尽铅华,走向“悦己”,这个过程让人震撼!好的作品是在讲述一个简单故事的过程中,拆解出非常复杂的像棱镜一样的多面意味在里面,这部书就是这样,这是我第一层理解。第二点感触是我自己作品里的一句话,用在这里有另一重含义,那就是:“美和丑,同样具有生命力!”只要是真实的,丑也能打开另一扇门,也会拥有不一样的生命体验,美与丑其实是生命的一体两面,可以相互转化,是辩证的关系,接纳真实的自己,是我们一生的功课。第三种感悟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一种痛去覆盖另一种痛,书中对伤疤的处理,是一种超越,更是一种智慧。而书中用“画”这个元素,是妙用,它指向“大音希声”,提高了审美的层次和境界。建议这部作品走出国门,去角逐国际文学奖项。
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朱晔谈到,子君老师从事文学创作几十年,不仅自己创作不辍,还是一个吹号人的角色,培养和鼓励很多人从事文学创作的后辈,贡献很大。她的作品写得细、透,特别美。这部书设计感很美,书名设计很有吸引力,一定会成为好的畅销书。
《北京文学》编辑、青年作家侯磊从散文语言的角度入手,谈了王子君作品的特色,特别是她擅长写动物和植物,高明之处是把动物和植物这些活物写成人,充满灵动,能感受到色彩、气味,整体的环境,是灵动活的。这不是单纯直白拟人的,而是暗含隐喻拟人的,将自然万物和个人融在一体写的。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教委副理事长、海燕书院创办人康海燕谈了自己从王子君的创作中得到的启迪,对自己的创作帮助很多。这部书呈现出一位女性作家对现实思考,从作者创作中看到真善美。
著名作家、诗人杨府在发言中,对王子君写出这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很敬佩。体裁上很奇特,填补了一项空白,是一部很了不起的作品。书中章节前后衔接很巧妙。书中的伤疤不是缺点而是一种救赎。
作家编剧、艺术史学者张勇谈了自己认真阅读王子君诸多作品的感受,称赞她不仅自己是一位优秀作家,还是文字著作协会的好领导,帮扶了好多作家,编辑出版了很多优秀作品选集,值得敬重。
著名导演柴金龙现场深情朗诵了《盛体》一书中精彩片断。
分享结束后,王子君接受人民艺术家网执行总编马金星现场采访。
与散文作家李朝俊合影留念。
作家徐迅、康海燕、王子君、剑钧合影留念。
王子君为现场读者签名赠书。
因临时有事没有来到现场的作家胡玉枝,发来书面评论:
《最神圣的勋章》(节选)
美丽的子君老师一直是我最崇拜的女作家,她的文笔细腻飘逸,每一句话都是心灵的芬芳,之前编辑子君老师的散文,总是被感动。这本小说,最动人的情感描写,将你化入其中,融为一体。
子君老师的《盛体》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个无法磨灭的印记。这个关于伤疤与花朵、伪装与真相、遮蔽与袒露的故事,在当代以各种粉饰与精致所筑成的世界中不啻为一道闪电,划破了世俗关于美丽与尊严的狭隘定义。可以说,子君老师的创作在当代华语文坛中犹如一柄温柔却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剖开被华丽表象包裹的人性病灶。从《盛体》的叙事内核出发,我们可以洞见她创作的独特价值与精神坐标。
助燃城市“烟火气”,伏羊节点亮消费新图景——2025’中国徐州第22届彭祖伏羊节(上海会场)开幕
2025-07-26
老挝山河大学老子学院在首都万象开展“公益健康,老中同行”慈善义捐义诊活动
2025-07-22
2025-07-22
台湾红藜“源”动两岸 ——粤北试种项目成果亮相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
2025-07-13
2025-07-13
2025-07-13
2025-07-10
2025-07-07
2025-07-04
“心”之所向,健康所至—— “家家检检”居家检测新突破,国内首创
2025-07-04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