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峰 尹筱钰
2021年11月的一天,我们应泰安毛公山红色文化博物馆馆长、肥城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执行会长周长杰之邀到肥城县王庄镇阳谷洞村考察抗战遗迹。这个小村因坐落于养姑洞山前,便取村名为“阳谷洞”。村子不大,有142户人家。村庄三面环山,村东北边是阳谷洞山,东南距离肥柱山(当地叫肥猪山,军事地图标注为肥柱山)3公里,阳谷洞北偏西是项山头,阳谷洞山阵地的作用是阻击来犯的日伪军。因此说,此阵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正是陆房突围战敌我双方反复争夺的原因。
82年过去了,时间的背影已经远逝,但当年的抗战遗迹仍封存着阳谷洞村干部群众难以忘却的记忆。
上午,我们在阳谷洞村干部的引领下向阳谷洞山走去。此山位于王庄镇东8公里处,海拔200米,占地面积787亩。我们一行人几乎是匍匐走过陡峭山坡上的羊肠山道,经过半个一小时多的跋涉,终于到了半山腰处。这里有个天然石洞,此洞内分东西两条支洞,洞深达10米。关于洞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传以前附近村有一个侄子在这儿养奉着自己年老多病的姑姑。所以当时称养姑洞,后因洞在山之阳,洞下有一深谷,改名为阳谷洞。清咸丰年间,在洞前建一庙院,清乾隆四十四年和咸丰九年,分别立石碑两块。现庙院已毁,遗址尚存,两块石碑已重新修复立起。步入洞内,环视发现石坑一处,奇石池一个。雨水季节,山渗出泉水不断滴入池中,故池中常存有清澈的甘泉水,被当地群众称为“奇石池”。再向里走,呈狭隘状,洞顶上小孔向上能通达山顶的一座石屋。这里正是陆房突围战时,八路军纵队第六支队一团二营一个排阻击日伪军的阵地之一。
走出阳谷洞,我们又攀登上山顶的石屋,石屋是当时陆房突围战八路军的一个哨所,哨所的四周均设有观察射击窗。哨所墙上的石头上还有几处被子弹打入的痕迹,有的子弹头还镶嵌在石头里呢!石墙上一个个子弹头痕迹在讲述着当时战斗的惨烈。
对过山头有日伪军哨所和军营。
我们带着敬仰和沉重的心情走下山,抗战哨所、阳谷洞、地堰掩体在后面静静诉说着血雨腥风与英雄的故事。
1939年5月,陆房突围战时,西线日军主要从东阿、平阴而来,路过阳谷洞村前,八路军纵队第六支队一团二营一个排埋伏在山顶阵地上阻击日伪军,一个副排长沉着冷静地指挥全排顽强地打退了日伪军的一次又一次的猖狂进攻。
他就是时任八路军纵队第六支队一团二营的副排长郑天民。
一、屡次探路失败终走抗战路
郑天民(1912.1~1967.7),祖籍是泰安边院(今肥城县边院镇)溜河圈人。早年因汶河发水,举家迁居济南历城。1912年1月28日(农历),郑天民出生于一个房屋简陋、破烂不堪的农家小院。儿时,家人只靠一亩坟田和3间破草屋度日。父母以“孝”治家,教育他们勤学忠孝。郑天民升入高小后,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树立了报国之志。他勉强读完高小后,到酱业铺当学徒。父亲病故后,他坚毅地担起家庭的重担,清晨披星星,晚上戴月亮做小生意维持全家生计,然而,却难以为继。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命运多舛的郑天民只身去济南,却被骗当了军阀的‘炮灰’,与他人跳火车逃走,另两人当场摔死,他也左臂脱臼,咬牙忍着巨痛凭着顽强的毅力连夜赶回家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不甘如此之命运,再闯济南,考上警察。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他见国民党按兵不动,义愤填膺,愤然辞去警察职务。
“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
抗战时期的郑天民
郑天民威武英俊,标准的瓜子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1937年7月,他约五六个青年,烧掉日军油车,英勇无畏地夺了枪支,投奔八路军。 在革命先驱魏金三、张耀南介绍下,在鲁西南加入大峰山抗日游击队,后被编为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第四大队,1938年4月,随第一、第十一、第十七大队开赴大峰山区,参与创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
1938年6月,他在鲁西六区第十支队大峰山独立营任战士,一个多月后,先后提升为副班长、班长。由于作战勇猛,该营被授予“老虎营”光荣称号。11月下旬,根据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刘海涛任司令员,何光宇任副司令员,张北华任政治委员。自卫团基干一大队和大峰山独立营编为第二团。阴法唐同志先后任第六支队连政治指导员、营总支书记,为郑天民的上级领导。
二、陆房突围战勇建功勋
1938年9月至11月,在中共召开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根据会议确定的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提出“派兵去山东”。会后,中央军委派八路军的三个师分散布置于华北敌后。11月25日,毛泽东同志等致电彭德怀同志:陈(光)罗(荣桓)率师部及陈旅主力(两个团)全部去山东、淮北为适宜。遵照中央指示,12月,685团进入微山湖以西地区;1939年3月1日,115师代师长陈光同志、政治委员罗荣桓同志率领师部和686团,以东进支队的名义,经河北、河南交界地区,进入山东。第115师入鲁的目的,就是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稳固的山东抗日根据地。
进入山东后,东进支队和山东党政军民的抗战,成为山东境内抗战的主战场,这是山东抗战的一大特点。
八路军115师曾在平型关战役中,重创日军精锐部队坂垣师团。这支队伍进入泰西后,好似插入日军心腹中的一把尖刀,使济南、泰安和整个津浦路中段的侵华日军受到了严重威胁。为此,日军驻山东最高指挥官、第十二军司令长官尾高龟藏决定“围剿”这支八路军队伍。
5月初,日军纠集两个旅的主力及济南、泰安、兖州、肥城、平阴、东阿、宁阳、长清等十几个城镇的日军5000余人,伪军3000余人,共计8000多人,配备汽车、装甲车100余辆,大炮100余门,分9路气势汹汹地向泰肥山区合围。10日,115师机关、686团(缺第3营)、津浦支队、鲁西区党委机关、泰西地委、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及泰安独立团一部3000余人,被日军围困于陆房一带不足10平方公里的狭小盆地内。一一五师主力原计划向东平西南地区转移,当前卫部队和部分战斗部队顺利突围后,陈光感到大部队转移至汶(河)南平原地区不便与敌周旋,并且传来“前方有敌情”的信息,遂临时决定后续部队向西北大峰山转移。11日零时,部队出发,拂晓前,当先头部队到达桃园镇北僧台南村时,与肥城南下之日伪军遭遇,发生激战。陈光率部边打边撤,退至陆房地区。随即,一一五师师部、六八六团、津浦支队与鲁西党政机关等共3000余人,被日军重重包围在肥城陆房村一带,距日军尾高龟藏指挥部驻地演马庄仅10公里。
拂晓,日伪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发起全线攻击。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八路军各部按照陈光的部署,分驻陆房西北的肥猪山,11日拂晓,东进支队先头部队在牛家庄一线与日军遭遇,随后发起全面反击。
115师代师长陈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迅即命令作战部队抢占陆房周围制高点,依托险要地形打击敌人。陈光师长紧急部署,分兵多路阻击日军。
西线日军主要从东阿、平阴而来,肥城县王庄镇阳谷洞村前乡道(现为269乡道)为王庄至陆房必经咽喉要道,日军汽车、装甲车必由此进入陆房,因此,龟山上小小的阳谷洞村也成为了敌我争夺的焦点,八路军山东纵队六支队一排奉命坚守该阵地。郑天民进村后与地下党员王怀法、孙振山取得联系,阳谷洞村的党员、村民抗日热情高涨,自发捐出煎饼、鸡蛋、窝头,给一排战士,帮助战土修筑工事,现北山仍保存有防御石墙工事。
1939年5月8日,天蒙蒙亮,空中乌云密布,郑天民率部在堡垒户吃完饭后,便悄悄埋伏在山顶阵地上(现王庄镇阳谷洞西北山脉),拂晓,一队日伪军开始向山上进攻,傲慢的日本人根本不把八路军放在眼里,不藏在掩体,都抬头挺胸地大摇大摆地向山上扫射,他们知道,八路军武器简陋,根本不足为惧。据村里老人回忆,当时八路军的确没有重武器,只有快枪、步枪、自制手榴弹。
情况危急,精心部署。个头不高、年轻英俊的副排长郑天民已是参加屡次战斗的老指战员了,他沉着应战,示意战士们不要紧张,命令把敌人放近了再打。等敌人距离50米,30米,当到20余米时,全排战士利用有利地形,居高临下,一起开火。一波日伪军倒下,另一波又冲上来,英勇的战土们顽强地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战士们充分利用养姑洞、堰屋子作掩体和敌人周旋,敌人不明白怎么回事就挨了子弹,只好退下山去,不再进攻。当时“养姑洞”东厢房供奉着关公,郑天民跟战士们开玩笑说”关公是忠义化身,会保估我们的。”
时至中午,时间仿佛静止一般,周围的一切都静得可怕,根据多年的打仗经验,这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郑天民果断下令,部队撤至山体最高的工事。他判断鬼子可能要炮轰,果然,部队刚进入山上最高工事中,敌人的炮弹就轰隆隆呼啸而下,刹那间,碎石乱飞,硝烟弥漫,遮云蔽日。炮声刚停,郑天民立即用话筒向伪军喊话,展开政治攻势,身为指挥员的他深知伪军都是中国人,多数都是饥寒交迫的弟兄,为了养家糊口才误入岐途,高喊:“伪军弟兄们,我们都是中国人,咱们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一致对外,打小鬼子吧!”。突然“哒、哒、哒”突然一阵枪响,敌人从另一侧山坡爬了上来,原来敌人利用炮火掩护,给八路军来了个两面夹击,大个子曹班长中枪,一个踉跄,倒在地上。郑天民大吼一声,“冲过去!”两名战士刚起身就中弹牺牲,紧接着又有两名战士拿起捆在一起手榴弹,拉开引线扑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满地的鲜血,染红了整个山岗。郑天民指挥战士们利用阳谷洞有利地形,节省子弹,减少伤亡,使日伪军难以攻占我军阵地。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日伪军无数次进攻。
陆房突围战时肥城王庄阳谷洞山上八路军的哨所
六八六团团长张仁初在《陆房突围》中写道:“为了更有利的指挥战斗,刘西元政委带团指挥所从陆房前移到肥柱山下的簸箕掌(今肥城市安临站镇山套村),我带着警卫班穿过猛烈的炮火来到敌人攻击的主要目标——一营坚守的肥柱山阵地。”
郑天民带领全排战士英勇阻击也使六八六团指挥部减轻了危险。
郑天民在战斗中冲锋陷阵、临危不惧,被流弹击穿面颊负伤,不幸负伤,但他仍以英勇顽强的毅力坚持指挥,直至战斗结束,显示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刻,直到接到大部队通知,全排随大部队趁夜幕沿着阳谷洞村西四华里尚任屯村南郑家沟走小路到岈山突围到东平县无盐村,成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第二天,日伪军采取了灭绝人性的报复行为,杀死村民王怀高,王怀苍,斩断头颅,强暴妇女1人。
日军犯下的野兽般的暴行,留给村民的是永远不能抚平的心灵创伤和国恨家仇。
发生在肥城山区的陆房突围战,是115师东进支队挺进山东后同日军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作战,再创我军历史上以少胜多、灵活机动的光辉战例。陆房突围保存了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保卫和发展了泰西抗日根据地,粉碎了日军的铁壁合围、妄图除掉我东进支队、摧毁泰西抗日根据地的阴谋,灭了日军的威风,鼓舞了群众的斗志,增强了地方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赢得了八路军主力进入山东的“合法地位”,进一步开创了泰西抗日斗争的新局面;体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绝地反击、百折不悔的必胜信念,军民戮力、共克顽敌的鱼水情谊”。
据阳谷洞村老人讲述:陆房突围战后,阳谷洞村的党员王怀法,孙振山带领群众到阳谷洞山上目睹了让人十分悲痛和震撼的一幕:大个子班长姓曹,牺牲时,口嚼半块窝头,两手还深掐大腿伤口,肩靠大青石却站立不倒,一位战士腰上还带着1颗手榴弹。他们将7位牺牲烈士掩埋在阳谷洞东山坡上,并为他们举行了悼念仪式。
7位的英烈的事迹如日月同辉,光照千秋!
1975年,按照上级民政部门要求,烈士骨灰及遗物(手榴弹,个人相片,记录本)一起移至陆房烈土陵园(现改名为肥城市烈士陵园)。
阳谷洞阻击战,战斗规模不大,但同样悲壮,同样可歌可泣。此战以最小的伤亡,为大部队突围赢得了宝贵时间,此战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
青山埋忠骨、烈土长眠;
日月天地鉴、英雄千古。
1939年6月,郑天民到115师教导队学习。因他在陆房突围战中的英勇表现和突出贡献,是年8月,在东平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提拔为八路军山东纵队六支队一团二营排长。
三、南北征战荣获“人民功臣”称号
1940年2月,日军对抗日根据地采取残酷的“铁壁合围”,郑天民同战友们在肥城县王庄镇的阳谷洞及周围山头讨伐顽军,战斗中,他冲锋陷阵,为保护干部群众安全转移而负伤,被敌人的弹片击中口腔,导致味觉神经损伤,终身饮食无味(解放后被评为“二等一级”残废军人)。郑天民在阳谷洞暂时养伤期间,王庄镇尚任村的郑兆平及阳谷洞村的群众为其送饭。后郑天民转到孙伯镇岈山后方医院治疗了一个月。
1945年10月,郑天民到冀鲁豫第一军分区聊城大队任副大队长。一次战斗中,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郑天民指挥200余名战士击溃一千余名的抢粮敌军。1946年4月,郑天民调到冀鲁豫第一军分区一团第一任参谋长,在这个团先后任三营通讯班副班长、班长的王光荣(张耀南的表弟,现为贵州军区退休干部)是郑天民的部下,他介绍说:“早在1945年,郑天民在冀鲁豫第一军分区东阿大队任副大队长时,与田笑海(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的叔叔)就已是并肩战斗的战友了。1946年4月,郑天民为冀鲁豫第一军分区一团第一任参谋长时,田笑海任作战第一参谋,1947年10月,郑天民任冀鲁豫军区独立旅一团任副团长,田笑海任司令部作战处处长。1948年,郑天民参加指挥了梁山追歼战、向白屯(今肥城王庄镇)歼灭战、石横(今肥城石横镇)战斗、演马庄(今肥城市王庄镇境内)阻击战、马山(今济南市长清区)阻击战、崮山(今济南市长清区)攻击战等战斗,6月2日,指挥了马家屯阻击战,营长田笑海带领的三营在围子门给敌人拼了刺刀。我看到副团长郑天民勇敢地站在围墙上,指挥重机枪扫射目标,仅三营就打退了敌人2个半团的进攻,消灭敌人300余人。从1947年10月到淮海战役、豫东战役期间,他与田笑海成为出生入死的战友,他们共同参加了豫东地区及淮海战役大小战役、战斗几十次。”1948年春的河南睢杞战役前夜,郑天民率领冀鲁豫军区独立旅一团,加大政治攻势,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迫使敌人一个营缴械投降。
在任务繁重的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中,他结合战争实际钻研军事理论,指导作战实践。在这两次战役中,他荣立二等功。”
1949年1月,郑天民立二等功的功劳证
1949年1月,郑天民被冀鲁豫军区授予“人民功臣”的光荣称号,奖励银质奖章一枚。1949年2月,郑天民升任二野三兵团十七军一团团长。屡建战功的郑天民同志当之无愧。
1949年1月,郑天民被冀鲁豫军区授予‘人民功臣’的光荣称号
四、在祖国建设岗位上坚持至最后一息
1949年8月,郑天民加入西南服务团,历任重庆市第十五分局局长、市公安局消防总队政委等职,保持战争年代的革命优良传统,勤奋工作,保持“战斗姿势”,为重庆市恢复发展经济保驾护航。
1955年,郑天民来到重庆市江北区,曾先后任区长、区委副书记兼任武装部政委、代理书记等职。平时常穿一件旧军衣,总是随身携带红蓝墨水钢笔和笔记本。干部汇报工作,他用蓝墨水笔做记录,一事不漏,听完汇报,用红墨水笔写出工作要求,下次检查,就按此要求听取汇报,从不允许用“大概”“估计”来搪塞。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整日忙碌,星期天、节假日也很少休息。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带干部下乡访贫问苦,在农村,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为贫困农民带头捐款。他领导的“江北区中苏人民友好公社”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
郑天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他还深深认识到“人生因贡献而芬芳,工作因细致而成功,思想因读书而高尚。”再忙都要抽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毛主席著作,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他坚持原则,并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打破情面,是一位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的人民公仆。
1967年,他仍坚守岗位,遵守纪律,极力抵制各种极‘左’错误做法。两派组织开始武斗后,区级机关陷于瘫痪。1967年7月29日下午六时许,一伙坏人将他抓去,大搞逼、供、信。在生死攸关之际,刚正不阿,驳回一切不实之词,尽力保护干部群众。这伙坏人恼羞成怒,将他于当天午夜摧残致死。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1979年3月3日上午,江北区为郑天民隆重召开追悼大会,以昭正义,雪冤案,抚人心,慰忠魂。有万余江北市民含泪为他送行。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五、后代重走先辈抗战路
2019年11月29日,郑渝跃拜访其父亲的老上级西藏自治区党委原第一书记、二炮原副政委、中将、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顾问阴法唐,他给郑渝跃题字并合影留念。
2020年12月,二炮原副政委、中将、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顾问阴法唐(左1)给郑天民的女儿郑渝跃题字并合影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那些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失去生命的英雄儿女,正被全国人民铭记、缅怀。陆房突围战过去80年以后,2019年12月3日,郑天民的女儿郑渝跃来到位于原泰西地区的肥城县父亲战斗过的地方,从层层包裹中拿出珍藏的“光荣袋”及牛皮折叠包,笔者发现光荣袋上刺绣的“光荣”二字,呈淡绿色与深绿色的渐变,仿佛闪烁着生命的熠熠光辉。这是在抗战时期,由于郑天民作战勇敢,群众精心制作送给他以示对他英勇抗战的褒奖。笔者和周长杰及肥城零距离节目组副主任刘江陪同郑渝跃参观红色文化博物馆收藏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的革命文物,并来到中共山东省委发动领导的泰西抗日武装起义旧址、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成立地——肥城市仪阳空杏寺及肥城烈士陵园、边院镇探访郑天民同志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得出郑渝跃感慨万千,对父亲生前英勇作战的精神及过人的军事智慧充满敬佩,也对父亲充满了怀念之情。在来肥城前,她曾到泰安市委党史研究中心方志馆查阅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八路军第六支队的历史档案,还到济南市长清区大峰山等地找寻当年父亲当年战斗的足迹。
1940年,革命老区老百姓送给郑天民的“光荣袋”
肥城市电视台在2019-47期《肥城零距离》推出“革命后代千里寻根 探访革命根据地”节目,报道了郑渝跃重走其父革命路,并到肥城寻根的过程。节目播出后,引发肥城人对“人民功臣”的崇敬之情。
2021年10月15日,郑渝跃又一次来到肥城市,寻找82年前其父亲坚守的阵地阳谷洞抗战遗迹。这一天,艳阳高照,湛蓝的天空上悠闲的白云在徜徉,我们一起陪同到肥城市王庄镇阳谷洞山探寻郑天民同志的战斗生涯,纪念革命先辈。
八路军哨所墙上的石头上还有几处被子弹打过的痕迹,看郑渝跃女士目睹这一切,仿佛置身抗日战场,百感交集。
陆房突围战时八路军在阳谷洞山上防御工事
陆房突围战时八路军在阳谷洞山上防御工事上敌人打入的子弹头还藏在里面
阳谷洞村的书记王琳指着石头地堰前的一片石头说:“这里就是陆房突围战后,村里党员群众埋葬阳谷洞战斗牺牲的7位烈士的地方。” 郑渝跃看着曾埋葬阳谷洞战斗牺牲烈士的这块土地潸然泪下;笔者望着这块地方,对烈士的敬仰之情油然升起,那一石一木在诉说革命故事,涤荡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眼前不断浮现革命先辈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先烈们为党为国为民的初心如磐,不屈不挠的情怀如山上常青的松柏!
尽管只是短短半天时间,但那一段段难以磨灭的革命历史必将鞭策我的一生,我作为一个从事党史史志工作20余载的退休干部,今后还要保持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励我进取,催我奉献。
我们下山后,沿着阳谷洞村东的269乡道到了安临站镇大董庄境内的阎王桥(万便桥),东进支队在陆房突围战之前曾在这里同日伪军作战,取得阎王桥阻击战的胜利。我们停下来,阳谷洞村的老支部书记孙久胜回忆道:“陆房突围战时,阎王桥南面路上来了一支骑兵,大董庄的猎人董明岩端起枪,仅用一发子弹就将领头的日军骑兵打下马来。”这支骑兵,一度突破阳谷洞,沿南北大道奔袭大董庄(今属肥城市安临站镇),企图在该村建立前进据点。在肥柱山北侧协助八路军作战的董明岩打死日军骑兵头目后,防守大董庄的第115师686团二营指战员纷纷开火,迫使日军骑兵屁滚尿流,慌忙掉头,按原路逃了回去,从而化解了这一路的险情,保证了第一一五师的指挥所的安全。
王庄镇阳谷洞村的老支部书记孙久胜在安临站镇大董庄境内的阎王桥(万便桥)南269乡道上,讲述陆房突围战中大董庄的猎人董明岩打死领头的日军骑兵的情况
一行人又来到孙伯镇岈山村,走进岈山后方医院。岈山后方医院是1939年1月,八路军纵队第六支队,在岈山一带建立的休养所,后称岈山后方医院。后方医院虽是两间石头房子,抗战时期的伤病员就运到这儿治疗,其中也包括在阳谷洞负伤的郑天民同志,郑天民同志情撒泰西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我们不能忘怀;革命老区人民舍生忘死、义无反顾地保护着人民子弟兵,在泰西大地上谱写的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动人诗篇,同样让我们刻于心中。
笔者远远地端详着它,八路军岈山后方医院像是在沉睡,又像是在沉思。隐隐约约中,似乎又看到了那一盏盏朦朦胧胧的灯影下医生、护士争分夺秒抢救伤员的身影,听到了伤员们那一声声激昂有力的八路军军歌……
今天,战火硝烟的年代虽离我们远去,但我们要时时居安思危,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人民才能生活得安定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新中国解放战斗和牺牲的英雄前辈,沿着革命烈士的红色足迹走下去。缅怀先烈,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笔者以为应学习他们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把英雄们、先烈们的抗日精神传扬下去,时刻激励自己、教育后代永远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简介 石峰,男,原山东省肥城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市地方史志研究中心、档案馆)二级主任科员,系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员。著有《史海漫笔》《作文题型写作示导》,主编、参编党史、史志、文化著作30余部。
尹筱钰 女 山东省肥城市王瓜店街道蒋庄社区学校教师。
2024-11-04
药食同源防治病,调节机体保健康 2024“饮食与健康论坛暨营养与疾病防治学术会”日前召开
2024-11-02
2024-10-30
谈旅居 论康养 拓市场 促产业 第二届中国旅居康养产业发展高级研修(千岛湖)峰会召开
2024-10-25
2024-10-21
喜讯!中交一公局集团承建的广湛高铁机场段首座系杆拱桥梁体正式浇筑
2024-10-21
2024-10-11
第一届楚风音韵中外友好文化之夜 暨非遗文化传承论坛在京盛大启幕
2024-10-07
2024-09-25
2024-09-24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