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文化观察与学术思考:杭阿绘制同心圆,体旅融合助推深层次文化交融新驱动
来源:中国旅游文化网 | 作者:绿野 | 发布时间: 2025-11-06 | 8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如火如荼的杭阿同心杯马拉松赛在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市刚刚落幕,杭州马拉松的序幕又在西子湖畔拉开。这两场跨越千山万水的赛事,如同心圆,以新时代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贯穿,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的东海之滨的杭州,与素有“中国十大边陲重镇”之一美誉的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市紧密交织在一起,共同奏响了一曲以体育为媒、旅游为桥、文化为魂的协奏曲。



一、 赛事为桥:体旅融合的“流量”与“留量”

2025年秋,阿克苏市马拉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统计,8月15日至10月2日期间,赛事累计吸引8237名跑者。其中疆内选手占比46%,疆外选手占比54%,游客11.5万人次,旅游收入0.64亿元,酒店入住率达85%以上。这组数据生动诠释了顶级体育赛事的“虹吸效应”。它不仅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个强大的“流量引擎”,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聚焦于阿克苏市。媒体的深度报道与网络达人的多元视角传播,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充满活力的阿克苏新形象,超越了人们对边疆地区传统的单一认知。



更为深远的是,赛事实现了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跑者与游客在体验赛道的同时,也深度感受了阿克苏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这种沉浸式体验往往超出预想效果。体旅的深度融合,不仅直接拉动了消费,更关键的是为阿克苏市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助推有限的城市经济生态体量不断拓展,融入无形的国内、国际大市场秩序与循环,加速城市发展、定位调整和形象重塑。


二、 经验互鉴:从单向援建到双城同轨

11月2日,杭州马拉松赛事现场,阿克苏市党政学习观摩团席位位于主席台之侧,与广大市民群众几乎同框,标志着两地以体旅为媒,不断拓宽文旅融合,达到新的发展阶段。

自2010年杭州援阿以来,“杭州理念”“杭州效率”已深深植入阿克苏的发展肌理。此次阿克苏市组团赴杭,深入体验学习“杭马”这一国际金标赛事的组织运营、文化呈现与产业联动,是“授人以渔”的生动实践。从我国著名科学家、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名人站台,到万人赛事背后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市场运营,阿克苏需要汲取的是:办好一场马拉松乃至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法论”与“精气神”。



这种学习不再是单向的输入,而是基于阿克苏自身资源禀赋的“对标”与“嫁接”。阿克苏拥有丰富的体育人力资源和市场开发潜力。近年来,市域少数民族青少年选手相继获得了亚运会拳击冠军、世锦赛摔跤冠军,不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也为阿克苏市体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立足阿克苏市着眼欧亚大市场,正呼唤杭州乃至浙江的文旅、体旅企业西进投资,将东部的资本、理念与西部的市场、资源结合,开辟体旅产业的“新蓝海”。


三、 文化润疆:丝路古道的时空对话与考古赋能

体旅融合的更高层次,是文化的共鸣与心灵的沟通。阿克苏市域是古丝绸之路天山廊道驿站。有着厚重、多元的历史文化层:三四千年前的青铜文明,见证了太阳崇拜的早期原始宗教信仰图腾;两千年前至两千六百年前的铁器时期,古游牧部落天葬习俗,见证了多元原始宗教信仰图腾的发展;二千年的汉唐屯垦戍防史,姑墨文化在此历史文化层繁衍发展;一千五百年的阿依库勒古城、胡杨岛烽火台,六百年的元代索勒古城,一百年的清末阿克苏老城遗址等,见证了北魏至隋唐、元明清时期长城文化的连续性、贯穿性!这些弥足珍贵的长城文化资源,见证了多元一体构建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六百年的蒙元明清多民族融合,见证了蒙古喇嘛教或萨满教(藏传佛教)与伊斯兰教、中原文化的交融。这个时期,多元宗教衍生发展,也孕育出了灿烂多彩的多浪文化。多元历史文化铺陈在阿克苏市域广袤地域,是助推文旅产业转型升维的最硬核底气。


图为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境内喀拉塔格古墓群一角


随着文旅转型发展,这些沉睡在地表下的文明密码,亟待解码,并融入地方及国家叙事。这是阿克苏市域面向未来发展与挑战的短板与阵痛。杭州的优势恰逢其时。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科技考古、文物保护与利用、文旅融合项目策划方面经验丰富,良渚古城遗址的成功申遗与活化便是典范。

着眼“十五五”规划发展,能否依托援疆的智力与资金支持,杭阿两地在考古研究与文化遗产活化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拓延前景广阔的市场,值得拭目以待。杭州的考古资源与人才团队,可以帮助阿克苏系统地梳理、阐释其璀璨的文明序列,将散落的历史明珠串联成链,如通过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开发文化主题旅游线路、打造文创IP等方式,让深厚的历史从地下走到地上,从学术走向大众,真正实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这不仅能为阿克苏的文旅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更是文化润疆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图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阿克苏地区重大历史文物新发现唐代胡杨岛烽火台(位于阿克苏市西郊)


总之,从杭阿同心杯马拉松到杭州马拉松的跟学观摩,从旅游消费的短期激增到文化产业的长远谋划,阿克苏与杭州的互动,正从初期的“硬件”援建,走向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的“软件”协同与“智慧”共振。

这是一场基于体旅融合,但远超越体育的全面交流互惠。当烟雨西湖的细腻温婉遇见天山雪峰的雄浑壮丽,当杭州的效率创新激活阿克苏的深厚底蕴,东西协作的画卷势必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色彩与蓬勃生机。这条新时代的“丝路”,正因体育的活力与文化的魅力而愈发宽广、坚实。文/绿野  作者系诗人、散文作家,南疆地区历史文化研究者

文章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