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下午,著名作家胥得意《蹈火者》新书分享研讨会,在北大纵横四楼作者面对面会客厅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文联主办,旅游文化网、人民艺术家网、中国青年出版社协办。著名词作家、评论家雷从俊,著名作家、诗人、旅游文化网总编辑周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青州市作协主席、《海淀文艺》编辑张雯 ,著名导演柴金龙、人民艺术家网执行总编马金星,著名青年歌手和登超,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辛淑平,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蹈火者》责任编辑邹远卓,《蹈火者》书中主人公代表梁琛竣,心理专家、现场主理人王革,剑桥大学硕士研究生、青年作家葛静怡,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学员代表张尧、苏子杨、吕达、刘瑞春、姜建等20多人现场参加,多家视频更行直播,线上20000多人观看现场直播。分享会由生态文学作家、北下关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武主持。
受作者面对面对活动发起人王璞先生的委托,著名导演柴金龙在分享会前简要介绍了作者面对面对活动的情况和”四大志愿者天团队伍“运行情况,对胥得意携最近力作《蹈火者》来作者面对面对分享表示热烈欢迎,对出席分享活动的嘉宾、热心读者表示感谢。
分享会在《我的路》的铿锵有力的歌声旋律中开始的。这是一首由胥得意作词、和登超作曲的歌曲,也是这部书的主题曲,刊登在书中开篇处。
北下关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武在主持中介绍了现场与会嘉宾,讲解了北下关文联以及举办作者面对面的相关情况,讲述了和胥得意之间30多年的战友、文友、校友情谊及其对其最新著作《蹈火者》的评价,称赞这本《蹈火者》不仅是纪实文学作品,更是一把火钳——它邀请我们夹起生活中的灼痛,锻打成照亮前路的星芒。
"蹈火者不是愚勇,而是明知灼痛仍要触摸真相的清醒。"著名作家胥得意结合自身的丰富经历和创作感悟,剖析了自己创作这部纪实文学作品心路历程,详解讲述了自己在采访、积累素材、沉淀思考后,发出“消防员在废墟中触摸的不仅是物理温度,更是被遗忘的记忆温度”心灵叩问,有责任将他们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记录下来、传播出去的使命担当。
胥得意饱含真情、娓娓道来地引领大家沉浸式进入火灾现场、救治伤员的医院、消防员家中,和主人公进行心灵对话,将蹈火英雄还原成一 个个生机勃勃的孩子、青年、丈夫、父亲的平凡人,用真心真诚去触摸和抚平他们的伤疤和心灵波澜。
讲到动情处,胥得意几度哽咽、泪流满面,令现场和线上读者,听者动容随着讲述上下起伏,不觉泪水盈盈,达到心潮澎湃,扣人心弦的共鸣效果。
在互动环节,与会嘉宾和热心读者纷纷发言,表达对胥得意和《蹈火者》的敬意和评价。
著名词作家、评论家雷从俊是与胥得意有着30多年的战友 、文友情谊,他感慨地表示,胥得意身上有强烈的英雄情节,他这部描写森林消防部队英雄群体的纪实作品,是他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创作的大爆发,也是他从写小说成名,从虚构走向现实、从作家走向记者,两者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给这个时代留下英雄的群体群像,这部书记录和描写的这样一批蹈火者,不一定让这个群体在文学史上煜煜生辉,但一定不会让人们忘记。
雷从俊以“四个关键词”为主题进行阐释评介:一是身入现场。得意从部队转业后成为一名中国应急管理报记者,他随时都会出现在现场,不仅身入消防员救火现场,而且在救护消防员的医院现场,记录他们的事迹,并融入到他们之中成为一员去感同身受,达到情入,心入,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深处。二是讲好故事。作为一名作家,讲故事是胥得意的强项,但面对繁多复杂的素材如何进行编织、刻画、从这部书里已经展现出他过人的才华,他用朴实生动带有诗意的语言,让一个个英雄故事闪光,永不落幕。三是呈现心灵。他用真诚的笔将一个个动人的直抵主人公心灵的故事,呈现出来 ,这种故事才能直击读者的心灵。四是代入自我。与以前的作品相比,得意在这部书中无时无刻是在讲述自己,处处有作者自己影子,这种代入感也就很容易将读者们代入到故事中去。
作为《蹈火者》一书的责任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邹远卓在发言指出,自己第一时间读到这部书,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真诚。在反复阅读、编辑、校对书稿中,感到作者不是为了描写主人公的经历,用心用情去呈现英雄们的平凡,在平凡中展现不平凡,淬火升华,去创造自己。在编辑过程中,感觉自己也接受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教育,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心灵受到洗涤。
她还讲述了自己在编辑这部书过程中对于封面的设计构图的坚持和理解,让最好的设计得以展现给读者的故事细节。
作为《蹈火者》书中主人公的代表,梁琛竣坦诚地讲,感到自己不足以代表这些英雄,但同时感到自己有代表他们的责任,他讲述了自己当时还只是一名入伍不到两年的新队员,在和战友们的生死战斗中,逐渐成长的励志经历,和作者胥得意结下的忘年交友谊。在他的鼓励帮助下,勇敢走出自己超越自己,考上消防学院,立志一生去担当消防员的职责。
目前就读于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的热心读者吕达,称自己作为一名“准基层消防员”。当自己翻开这本书时,书中最打动自己的是那些“脱下扑火服还是普通人”的细节。就像胥老师的那句话:“身穿军装时,我是森林消防队伍中的一棵树;脱下军装后,我也是森林里的一棵倒木。”这句话让我对“消防员”职业的双重认知——我们既是守护山林的“活体屏障”,也是有血有肉的“林间草木”。他动情地说,再有一年,我就要回到基层队伍了。合上这本书,我读懂了书中那句我最爱的话:“生命是旅程,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意义。”书中的这些故事对我而言不仅是“别人的故事”,更是“我们的序章”。他们会害怕,但更会向前;他们会想念家人,但更会守护万家灯火。这种“向死而生”的勇气,正是我们从学院课堂走向火场的“精神底火”。
著名作家、诗人、旅游文化网总编辑周步,从宏观的角度对胥得意和《蹈火者》进行评价,称赞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和平年代认识和崇敬英雄的样本,并表示将帮助进行弘扬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消防员队伍这个特殊的群体。
作为一名从地方中学考入消防学院的学生,张尧讲道,读了这部书,让我双伤感,双感到兴奋,从中读到了消防队员将面临的危险,又从中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之处,为即将成为他们这个英雄群体中的一员感到自豪。
他还代替现场读者和线上广大读者朋友问了胥得意老师两个问题:一是书中主人公们的现状?二是听说要把这部书做成有声书的相关情况。
胥得意解答了他的问题,表示这些幸存下来的主人公们都和他保持着亲兄弟般的友谊,有事没事经常联系,生活都很幸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关爱他们。
至于为什么坚持要做成有声书,胥得意郑重地表示 ,最初的想法是想让书中两位失明的主人公朋友能用耳朵听到书中的故事,现在更加迫切地是想让更多的读者朋友们(包括盲人朋友们)了解到书中的故事 ,呼吁更多的人去关心关爱我们的消防员。
人民艺术家网执行总编马金星现场采访胥得意。
著名青年歌手和灯超、消防救援学院学员苏子杨现场领唱歌曲《我的路>——谨以此歌向阿坝“二十一勇士”致敬,嘉宾和读者们纷纷合唱,将整场分享活动推向高潮。
分享活动结束后,胥得意为现场嘉宾和热心读者签名赠书。
心理专家、此次分享活动现场主理人王革女士和胥得意合影,并在微信中发来留言:
难忘的一次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的分享。2025年9月27日下午,我作为作者面对面第968期的主理人服务。此期书名(蹈火者)作者胥得意。刚看到书名时心里琢磨书名挺怪,当我听到作者介绍书名是赴汤蹈火时,我的心情瞬间对书名了解了。作者胥得意是应急管理报社记者,他曾经也是森林消防队伍的一员,离开队伍到应急管理部走上应急救援事业。所以他有浓浓的情,来撰写打火队员的英勇奋战,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为国家的利益,献身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我觉得作者胥得意的书,给全国各界了解了应急救援的队员们,在森林大火,地震,泥石流的灾害,舍身取义的高尚的精神。作者将2022年十月二十一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森林消防员在扑救森林大火时,为了营救地方森林消防员牺牲受伤的21名消防员。胥得意作者在讲述中不时地擦泪,这是我参加作者面对面最受感动的,收获最大的,最震撼我的。作者赠送了我这本书,我会细细地读,讲给周边的人。也希望各界朋友们去购买这本书,让全国人民记住这些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献身的救火英雄,和那些明知这项事业,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救援的队员致敬!也向支持他们的父母,妻子们致敬!
(王永武报道)
2025-09-28
2025-09-26
2025-09-26
2025-09-25
2025-09-25
2025-09-23
2025-09-23
2025-09-23
2025-09-23
2025-09-21
2025-09-20
2025-09-20
2025-09-19
2025-09-19
2025-09-16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