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孙洪秀在军营观摩 网络图
抗战枪膛里还回荡着仅能装五发子弹的叹息
而您用战斗光阴将八十个岁月刻进记忆
当红领巾的队伍涌过百色武警支队军营
您捧着“民族英雄”牌匾胸前露红色“胜利”的字迹
那年您扮作杂货铺伙计牵着毛驴走过敌占区
“不带枪也把情报要回来”足见您胆大心细
割死尸耳朵的夜晚长出胆量的根须
不当亡国奴!唤醒您血管里民族基因陡然溅起
武警官兵向抗日英雄孙洪秀敬礼 网络图
淮阴城墙下匍匐的黑夜令人窒息
迫击炮轰开城门和复仇冲锋彰显中华民族的威力
从江苏一路走到东北,抗日队伍用脚步丈量意志
天寒地冻松花江畔您捡起带血的乌拉草塞进鞋底
抗日英雄孙洪秀在军营讲抗日故事 网络图
“吃饭、走路、打仗”每天做三件事
在漫长、艰苦和煎熬的抗战时期
您说“打仗离不开民众的帮助”
部队战士永远与人民没有距离
军装和弹药可补充军需
“钱和粮食不拿,都留给老百姓自己。”
军民鱼水之情在抗日战场兴起
这是最朴实的亲历者、见证者真实话语
新中国成立后您来到广西
在德保田东和乐业平凡岗位奉献不已
您把依靠人民、不惧强敌、爱我中华、勇于胜利
讲给子孙后代:勿忘国耻 永远铭记!
少年儿童为孙洪秀老爷爷庆祝生日 网络图
如今战车履带碾过百岁生日蛋糕的奶油
您抚摸着国防现代装备自叹 今非昔比
您把抗战中弹匣里最后两颗子弹埋进演讲稿里
“一颗射向敌人一个留给自己” 毫不畏惧
百岁抗日英雄孙洪秀 网络图
百岁抗日英雄孙洪秀 网络图
而今夜您依旧抬起枯蒿的右手敬礼
力争“三个一”,为牺牲的战友多看祖国繁荣振兴
苍老的手掌托起神州大船的滚滚波涛
所有枪栓都沉默着,等待命令下达:战斗继续!
背景资料:
孙洪秀是广西百色的抗战老兵,1925年出生于江苏淮安,1943年参加新四军,先后参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曾在新四军第3师担任侦察兵,负责情报收集工作,曾伪装成百姓潜伏敌后传递情报。
参军经历
1943年,孙洪秀因日军侵华和汉奸欺压选择参军,被编入新四军第3师。他回忆称:“日军杀了我们的人,汉奸也欺负我们,一定要拿枪反抗!”入伍时仅18岁,被分配到侦察队,负责伪装成百姓潜伏敌后传递情报。
战场经历
在江苏淮阴战役中,他参与攻城作战,回忆称“城墙太高太难打,牺牲了多少好兄弟啊……”。抗战期间曾与战友伪装成百姓混入敌营,为隐蔽身份常不带枪执行任务,但始终坚守“不带枪也要带情报回来”的信念。
退役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孙洪秀选择留在广西百色工作。他常参与武警部队的党日活动,2025年7月1日前夕在武警广西总队百色支队营区度过百岁生日,与官兵重温入党誓词并参观战车。
精神传承
孙洪秀常以“脑袋别在裤腰带”形容战场经历,晚年仍关注军事新闻,常与家人讨论时事。他珍藏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见证了烽火岁月。
(黄贤明,壮族。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现在广西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爱好文学创作,业余时间勤于撰稿,1996年开始发表各种作品,先后在“人民网”《广西日报》《当代广西》《中国劳动保障报》《广西人大》杂志、“中国散文学会”“大散文通讯”“中国旅游文化网”“中国作家在线”“今日作家”和“乡土文学”等微信公众号以及《右江日报》《黔西南日报》《百色工作》“百色人大网”《靖西文艺》《驮娘江》等报纸杂志发表一些散文、诗歌、时事评论、新闻报道、理论文章等。公开发表的各种文章近300篇,近50万字。)
2025-08-23
2025-08-23
2025-08-22
2025-08-22
2025-08-22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18
2025-08-18
2025-08-17
2025-08-16
2025-08-16
2025-08-16
2025-08-15
2025-08-14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