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韵谱新篇,鲁西南奏响时代强音——《大美菏泽》新歌发布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孟欣 | 发布时间: 2025-05-21 | 30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一首以菏泽文化为底色的时代民歌《大美菏泽》正式发布。歌曲由八雅文化创始人刘永国策划,人民艺术家网主编初科汝作词,著名音乐教育家张远福作曲,以凝练的歌词和悠扬的旋律,串联起菏泽的自然景观、历史文脉与时代发展,成为继“一都四乡”等名片后,又一张极具辨识度的城市文化新标签。

文化基因的诗意凝练

歌曲开篇以“黄河水哟过菏泽,牡丹花开映星河”点题,将菏泽“黄河入鲁第一市”的地理坐标与“中国牡丹之都”的美誉巧妙融合。牡丹作为菏泽的文化符号,不仅承载着“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历史荣耀,更在当代延伸出年产值超百亿的牡丹产业链,涵盖籽油、化妆品、文创等260余种产品。

歌词中“武术魂,书画墨,圣贤故事戏曲说”短短十二字,概括了菏泽“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的多重身份。菏泽现存39个传统拳种,宋江武校学生宋翠芳更在成都大运会武术项目中摘金;巨野工笔牡丹画占据全国80%市场份额,定陶两夹弦小戏《公鸡过寿》曾获国家级“群星奖”。

历史纵深与时代气象的交响

“曹州古韵传千载,雷泽湖畔情满坡”呼应菏泽作为尧舜故都的历史底蕴。雷泽湖不仅是上古圣贤传说的发源地,更见证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的历史性变迁——28个村台社区拔地而起,14.7万滩区群众告别“三年攒钱,三年垫台”的循环,搬进配套完善的新居。

歌曲副歌“高楼起,路宽阔,今朝菏泽展气魄”与“田园翠,果蔬硕,汗水浇灌希望果”形成城乡对比,展现菏泽在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中的双重突破。鲁西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年产值超百亿元,曹县汉服占据全国三分之一市场份额,巨野金山文旅小镇“五一”单日客流量达6万人次。这种“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发展模式,正是歌词中“鲁西南地谱新歌”的生动注脚。

创作团队与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

策划人刘永国曾表示,歌曲旨在通过“黄河—牡丹—武术—书画—圣贤—戏曲”等文化符号的叠加,构建菏泽的“文化基因图谱”。词作者初科汝深耕媒体领域,将地域特色提炼为诗意表达;曲作者张远福融合民歌元素与现代韵律,使歌曲兼具民族性与流行性。

歌曲发布正值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已在“牡丹号”赏花专列、曹州牡丹园夜游等活动中作为背景音乐循环播放,引发游客共鸣。数据显示,2025年牡丹节期间,菏泽主要景区接待游客超百余万人次,抖音酒旅订单环比增长164%,牡丹文化传播力显著提升。

地方认同与时代价值的共鸣

“菏泽美,情难舍,儿女携手共欢歌”的旋律,不仅唤起菏泽人的乡土认同,更响应了新时代文化振兴的国家战略。近年来,菏泽通过牡丹节、水浒好汉城等IP,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2024年旅游收入增速,居全省前列。

这首歌曲的发布,标志着菏泽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品牌强市”的跨越。正如中国园艺学会牡丹芍药分会副秘书长庞志勇所言:“《大美菏泽》不仅是一首歌,更是菏泽向世界递出的一张文化名片。” 随着“牡丹号”列车驶向全国,菏泽正以艺术的力量,让千年古韵在新时代焕发出更璀璨的光彩。(刘永国荐稿)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