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武德作品:临 泽 赋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任武德 | 发布时间: 2025-07-06 | 38 次浏览 | 分享到:

image.png


临 泽 赋


作者:任武德



河西古邑,毓秀仙乡。控丝路之要扼,依弱水之河旁。北倚合黎,居泽潭而引龙腾;南依祁连,处阆苑而招凤翔;东延甘凉,承中原之文脉;西迈边塞,继西域之物商。缘水涓涓籍史,绿洲郁郁盈仓。古称富邑,轸分朝堂。畅道四贯,源接八方。枣乡[1]颐境,三江驰誉;丹霞彩岭[2],九州名扬。是故,得天地之恩厚,孕人文之辉煌也。

惟我临泽,源远流长。昔番胡争霸,割据称王;游牧逐鹿,择域衍昌。周秦乌孙[3]驻所,月氏[4]匈奴牧场。凭泽以匡黎庶,倚水而富田桑。氐羌驻其部落,武丁[5]伐克鬼方。武帝设县[6]隶张掖,昭武作号域名彰。盖耀帝国之威,昭武德之邦也。浑邪[7]搭帐觻得,牧马纵横恃强;新莽[8]易“昭”为“渠”,后汉仍继旧梁。晋武避讳,改作临泽;唐承宋替,久属甘张。西夏元蒙,凭临泽以壮粮仓;明清布寨,设廿四堡固西邦。新中国成立,所迁蓼泉至沙河;域分属张高,复名临泽县堂尔。

惟我临泽,文史恒泱。朝更代叠,几度沧桑。人文籍昭百世,简册荟御华章。忆穆王西巡[9],祭黑河而祈隆昌。大禹治水[10],疏浚塞以肥黄壤。骠骑西征[11],驱匈奴而定新疆。苏武[12]羁牧,诞羊台而气节芳。西游故事,洞魔王遗高老庄。红军西进[13],书悲壮而报国殇。黎山老母,四坝修道群峰隐;香古[14]修桥,遗善德而祭庙堂。更民俗文遗,昭荟琳琅。针织雕饰,百艺竞相。河西宝卷[15],集念唱而善孝匡。四坝灯会,阵多变而九曲扬。呜呼!史遗邃密,才汇英良;学稽详精,竹牍流芳也!

惟我临泽,胜境炫簧。山川如画,奇观琳琅。仰祁连之雪岭,醉丝路之长廊。听弱水之涛籁,赏合黎之云翔。林网纵横,绿树碧水拥洋房;禾果铺野,鸟鸣蝶舞醉花香。丹峰幻彩,娇妍媚而誉八方;羊台辉照,览绝色而故事彰。昭武流霞,景幽胜而掩斜阳;板桥月夜,水天融而玉色茫。沙河渡古,梨园波长。禾蔬盈盈,池泽汤汤。数座汉烽,千里明墙;廿四寨堡,三百湖塘。亭台、花苑、霞山、奇景斑斓,书院、民艺、古迹、胜迹弥彰。春则蝶舞蜂闹,遍野芬芳;夏则林葱壑静,露莹花光;秋则层林尽染,涌红翻黄;冬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煌煌兮丝路明珠,赫赫然河西颐乡。

惟我临泽,溢彩流光。农商富县,天禀廒仓。入斯县体民俗,遍赏美景仙阆;探名胜览古迹,瞻仰红色园场。品红桥葡萄美酒,游德源生态农庄。惬万亩葡果花园,逛百里灵秀枣乡。噫嘻,天赋琼域,美甲一方。先祖拓业,后辈赓匡。借资源禀赋之优势,作特色产业之文章。文旅商共济,农林牧相彰。玉米制种,造福千乡;风电光电,遍布漠荒。农特产品,过海漂洋;中庸致和,道义担当。家家收金贮玉,户户欢声绕梁;念生态经,做绿色文章;秉发展观,建美丽康庄。喜物华之灿灿,共天风之琅琅。

噫吁哉!天凭高而受仰,地凭裕而隆昌;安幽境而瞻天下,居偏隅而谋四方。览古邑日新月异,喜泽域家富民康;遍纳才贤,引凤招凰;勠力创新,争上图强。借振兴乡村之大政,建彩虹张掖之仙廊;继文脉之涓汩,赋世纪之华章。鉴古思今,以民为本;光前裕后,绮梦图强。抢抓机遇兮,赓续小康;融身时代兮,再铸辉煌。诗云:

菱川古邑比扬州,邀客欣观七彩丘。

潭泽腾龙盈汉史,霞山栖凤诉乡愁。

枣林百里行云醉,葡酒千杯翰墨收。

红色基因常砥砺,清风约我上层楼。

 

注释:

[1]枣乡:临泽县在魏晋时期就开始栽植小枣。2008年05月,"临泽红枣"地理标志获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认证。近几年全县红枣栽植面积达11万亩,因此有“中国枣乡”之称。

[2]丹霞彩岭:即七彩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县南部。其峰峦、丘陵色彩绚丽如虹,绵延十几里,其色彩和形状全国冠绝,也是世界十大玄奇地貌之一。

[3]乌孙:乌孙族,古族名。周秦时期在祁连山至敦煌一带活动。《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载:西汉文帝三年(前177年)为大月氏所破,附匈奴。

[4]月氏:古游牧民族,《史记》云:“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公元前2世纪中叶,分为大月氏和小月氏两支。大月氏逐步西迁,前往中亚阿姆河流域;小月氏仍留在甘肃省河西与青海省湟中一带。

[5]武丁:武丁是商朝第23代国王,也是商朝有名的一个国王。据《尚书·无逸》记载。鬼方是商朝时居于西方及北方的狄、羌各族,武丁29年(公元前 1246 年)二月,鬼方侵扰沚境,商遣大将望乘前往征讨,至武丁32年底(公元前 1243 年)大败鬼方。

[6]武帝设县:临泽县在西汉时期为匈奴牧地。西汉派霍去病大败匈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建河西四郡。设昭武县,隶于张掖郡。

[7]浑邪王:(?-前116年),《史记·匈奴列传》载:浑邪王是匈奴一支的部落首领,西汉时曾控制了张掖郡一带,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破陇西,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浑归降汉朝,被封漯阴侯,邑万户。

[8]新莽:即王莽建立新朝的时期。公元9年,王莽改昭武为“渠武”。

[9]穆王西巡:周穆王姬满是西周第五代国君,据《穆子传》载,公元989年,穆王驾八骏西巡,在黑河岸边欣然垂钓,并在三月二十一日与月氏头领在黑河祭场进行大型祭祀活动。

[10]大禹治水:《尚书·禹贡》云:“大禹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相传合黎峡口曾被巨石堵塞,大禹用神斧将其劈开,将弱水导入合黎峡谷,峡谷石壁至今还有斧劈痕迹。

[11]骠骑西征:《汉书·霍去病传》:公元前121年-117年汉朝为解除北方威胁,汉武帝命骠骑将军霍去病四次领兵西征匈奴,均大获全胜,歼灭匈奴11万多人,平定了西域。

[12苏武:字子卿,官至太守。《汉书.苏武传》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曾传在羊台山-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牧羊,临泽羊台山由此得名。

[13]红军西进:据《中国工农红军大事》载:1936年冬,为打通苏联军援的西北通道,中央派红四方面军所属30军、9军和5军共2万余人,西进河西走廊,史称“红西路军”。

[14]香古:即香古寺,又名仙姑寺。相传,秦末汉初,昭武城北有一个姓何的姑娘,看到黑河每年发水淹死人畜,便化缘修桥,后桥被水冲,姑娘为护桥而逝,当地百姓为感其恩德,立庙祭祀。霍去病西征被黑河所阻,仙姑显灵架桥帮助汉军渡河,得胜而归,因此汉武帝封赐“平天仙姑”。

[15]河西宝卷:河西宝卷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的俗文学。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尤为甘肃河西较为完整。2006年5月,河西宝卷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简介

任武德,甘肃甘州人;现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州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月刊》张掖工作站站长,《八声甘州》微刊主编,喜好诗词、联、赋创作和研究。自创诗词6000余首,赋作20余篇,联400多幅;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200多个刊物。参加全国各类诗词联赋大赛150多次,获奖56项。撰写了《格律诗写作基础概述》等文著,被国家诗人档案典藏委员会评为“国家一级诗人”。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