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素印:龙年趣谈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董素印 | 发布时间: 2024-02-05 | 1033 次浏览 | 分享到:

龙年趣谈


文/董素印(江苏射阳)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一首充满深厚爱国主义思想的台湾校园歌曲《龙的传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中国大陆以来,一直热唱至今。1978年,美国与中国台湾当局“断交”,当时在台湾政治大学读书的台湾作曲家侯德健,联想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长期被悲情笼罩,受外国人牵制,热血飞腾,愤怒地写下了校园歌曲《龙的传人》;歌词词意新颖、曲调舒缓,呼应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社会的民心所向和对大陆的思乡情感。歌曲本身所呈现的身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以超越政治、超越时空的高度,呈现出了一种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不久,台湾《联合报》刊出歌词全文,由台湾男歌手李建复首唱,随后经香港歌手张明敏演绎,很快风靡全国,“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是这首歌曲的精髓,也是台湾同胞的共同心声,充分表达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深深怀念,而“龙的传人”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别称。2009年5月,《龙的传人》被选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广电总局、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十部委组织开展的“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百首爱国歌曲。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蛇状的身驱长有麋鹿的角、鳄鱼的脚,能走会飞,兴云降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龙的起源与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有关:据《补史记·三皇本纪》中记载,伏羲“蛇首人身,有圣德”;《拾遗记》描述伏羲出生时的样貌,就是后世传说中龙的形象;由此看来,伏羲与龙有紧密关系,中华民族对伏羲的崇尚就包含了对龙的崇拜。

世界上原本没有龙。史料记载,在远古氏族社会,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展示了一幅远古社会的生活图景。特别是封建社会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每个时代的龙都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特征:商周龙神秘莫测,春秋战国龙变化多端,秦汉龙威武刚劲,魏晋南北朝龙飘逸洒脱,唐代龙华美富丽,宋明龙威严至尊。龙也用来形容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或形容形状像龙或装有龙的图案物件:龙舟、龙灯、龙车、龙旗等。历经数千年,龙的体态虽然变化无穷,但万变不离其宗,从形象到内涵,龙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界的尊重,代表着多元文化的融合共处,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无穷的创造力和无限的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因此,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龙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在民俗生活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中华大地上,到处可见“龙”的身影,从划龙舟,舞龙灯,到龙的绘画,龙的雕刻,龙的旗帜等各类活动名目繁多,丰富多彩。二月初二是汉族传统节日“龙抬头”,与云南河口大青山地区瑶族传统节日的“龙头节”相似,各地风俗各异,有的地方人们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有的地区家家炒豆,蒸馒头;有的地方人们备供品祭祀龙王;有的人们这吃炒杂豆与大麻子;泰安一带有吃油炒黄豆加盐。汉族传统节日端午节虽不是“龙节”,但此节盛行龙舟竞渡的习俗,据说是为纪念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贵州黔东南和湘西一带苗族传统节日叫“龙船节”,每年的农历五月间,寨民们乘龙船串寨子,走亲访友,歌唱吉祥歌,龙船过寨,各寨均鸣炮接龙,敬酒、献礼品,盛况空前,喜庆连连。还有湘西一带的传统节日“看龙场”,瑶族传统节日“龙母上天节、龙公上天节”,哈尼族、壮族、瑶族传统节日“祭龙节”,云南丽江地区枘西族传统节日“龙王庙会”等关于龙的节日,人们以不同仪式祭龙祭神祭祖,祈求岁月平安幸福。   

  

image.png


自古以来,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许许多多关于龙的节日,枚不盛举。这不仅是为了表达对龙的尊敬,也是对龙文化的继承。不仅如此,在中华大地上还孕育着无数浓郁深厚关于龙的成语:龙马精神,像龙马一样的精神,比喻人的精神健旺;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奔放;生龙活虎,像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泼矫健、充满活力。龙凤呈祥、掷杖成龙、神龙见首、车水马龙、二龙戏珠、画龙点睛、活龙活现等等、等等,每个龙的成语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精典的传说,表达华夏儿女对龙的无比崇敬。


image.png


   正如歌曲《龙的传人》所唱“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的擦亮眼”。龙,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成为华夏儿女图腾崇拜的产物,并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代表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这条“巨龙”虽然经历了和自然及敌人的严酷斗争而不屈不挠,并日益繁荣,走向复兴,就是因为龙的维系和向心作用,使中华民族有一个光辉的整体形象,有一个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

龙文化已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鼓舞华夏儿女的爱国热情和高尚的民族情结,为多民族的团结建设做出了不可估量的价值与贡献,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