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王昌宁:善意的谎言
来源:文旅网 | 作者:王昌宁 | 发布时间: 2023-05-30 | 438 次浏览 | 分享到:


用弹弓打鸟,是我们这代人孩提时最有趣的一种玩法。我们的弹弓以及其他玩法,虽然比较土气,赶不上现在小孩各种玩耍形式的高级与洋气。但那时,我们胸前随时都挂一杆弹弓,也挺豪迈的。节假日和放学后去打鸟给予了我们无限的空间和乐趣。不仅如此,在一次打鸟时,我收获惊喜,遇到了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情。

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美丽的雨城,雅安。记得,是一个初夏的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霞光万丈。在洒满阳光的城市里,人们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忙碌。我背着书包在去雅安城关第四小学校上学的途中,路过学校旁边的人民广场公园,老远就听见红豆雀,那美妙的叫声,即从脖颈上快速取下弹弓,循着鸟叫的声音,钻进“万年青”篱笆墙围成花园内的树下,用弹弓瞄准树上的一只小鸟射击,可惜射偏了一点。此刻,我正低头在“万年青”树丛下,捡小石头子继续寻找“战机”时,突然眼前一亮,意外发现“万年青”树丛里的地上,有点像钱一样的东西在落叶中半遮半掩,迅速拣起一看,嗨!竟是10元人民币和10斤粮票。“大团结”和粮票上还沾有露水,湿漉漉的。啊呀!我又惊又喜!心花怒放,无地自容,喜出望外。长这么大,第一次拥有如此巨额现金和粮票,还是全国粮票,激动万分的心情不言而喻。六十年代初,自然灾害刚过,人们生活困难,物质和商品都很短缺,这钱和粮票是多么的贵重啊!我如获至宝,赶紧小心翼翼地将其放置书包内,蹦蹦跳跳地向学校走去。

那天上午,我在学校课堂上坐立不安,心猿意马,老想着如何处理这钱和粮票。人生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重大事件,当时,心里的确是很矛盾的。实事求是地讲,那时还没开始全国学雷锋活动,也没想到要交老师和警察叔叔。内心想到的是独吞,下午就约熊敏强去坐馆子,因为他经常早上带馒头给我吃,今天我要请他吃油淋卤鸭子、水果糖,但钱用不完呀!如果买吃的话,要买一大堆,吃不完咋办?如果被我妈发现之后肯定不好交待,少不了皮肉之苦,妈妈那严厉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闪现。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正义战胜了邪念,决定中午放学回家,把钱和粮票交给妈妈再说。同时,也有借此讨好妈妈的心理作用。记得当时,妈妈神情十分紧张严肃,在接了我的钱和粮票后,说话和接钱的手都有点发抖,她反复追问我真是拣的吗?是在哪里拣的?追问恐吓证实之后,妈妈最后相信了如此巨款和粮票的来路,妈妈也知道自己的儿子从来不会说谎话,因为,这是她一贯教育的结果。她从小教育我们兄弟姊妹不能说谎话,不许贪占小便宜,人穷志不穷。我们家是慈父严母的管教模式,父亲是卡车司机常年在外出车。母亲持家,一言九鼎。对我们姊妹五个管教十分严厉,动不动就会对我们实行“法西斯专政!”,我排行老二,生就顽皮,没少挨母亲的“鸡毛掸子”(一种掸去灰尘的用具)。母亲的威严与专治,使我们很惧怕她,生活中的大小事务都需向她报告,不得不报告,又惧怕向她报告。每天胆颤心惊的,总怕做错了什么事遭遇麻烦,直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后,她的威仪还一直笼罩在我的心里。多少年过去了,母亲的严厉,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然而,尽管如此,但妈妈的正直、善良、关爱、认理、感恩、勤劳、俭朴等那一代家庭主妇的良好品德,却在所有亲朋好友中都是公认的。没有那时妈妈的严厉管教,就没有我们姊妹后来的健康成长。

没去私下乱花拣到的钱,而是主动交给大人处理,妈妈肯定和表扬了我的做法,并决定:由她将钱交到派出所或居委会。同时,还告诉我,今后,如再拣到钱,可直接交老师。问我有什么要求,我提出想吃一餐面条。没过几天,妈妈告诉我说钱已交给了派出所,而且,满足我的要求,全家都吃了一顿面条,弟弟妹妹们都很高兴,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之后,这件事就这样在我的记忆中淡淡地过去了,只是每次打鸟时,特别留意类似万年青树下那拣钱的地方,企盼再有奇迹出现,好让妈妈又表扬我。在我的心里,我一直认为,妈妈已经将钱和粮票交到派出所去了。几十年后,我回家探亲,那时,我妈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闲谈中,她突然提起我儿时拣钱的事,并非常内疚地对我说:“当时,我拿着你拣的钱,去找了居委会,居委会的杨孃主任接过钱和粮票后对我说,钱和粮票都如数收下了,干脆这样处理算了,我帮你写一个困难补助申请,你签个名(主任知道我妈没文化)。这钱和粮票就算是居委会对居民的困难补助。”我打断妈妈的述说,对妈妈说这个杨孃真好,处理也挺恰当的。妈妈接着对我说道:“是嘛,杨孃主任经常来我们家了解一些情况,那时家里子女多,生活比较困难,又正是你和你哥哥要缴学费的时候,你拣到的钱,解了燃眉之急,弥补了不足。当时,怕对你的道德品质产生影响,没向你说实话,就对你说是将钱和粮票已交到了派出所。很多老人都讲:“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现在,你们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了,一定要教育好下一代,清清白白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

父母离开我们几年时间了,然而,他们的音容笑貌总是时常在我的脑际萦绕,一些往事忘不了,父母的教诲忘不了,“六一”将至,谨以此文献给天堂的父母!并对敬爱的爸爸妈妈说:孩儿永远怀念您!

 

作者:王昌宁,四川雅安人。重庆江津作家协会、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

旅游产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