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糁
杨小成
到了九月间,祁连山下的青稞将熟,青芒一律的指向天空,穗头青黄相接,风吹过摇成一片沉沉地麦浪。这时候故乡的人就要做“碾糁”了。这是独属于秋天的味道,是土地的馈赠,是祁连山的密语。
往往是套上毛驴车,带上镰刀就向着自家的青稞地出发,路上荒草葳蕤、草没车辙、空山静语,村庄离我们越来越远,一种静谧的气氛晕绕在秋日里。
到了地头,随手扯几根穗子放在手心里揉揉,芒壳分离,吹一口气,青黄色的青稞仁就躺在手心里了,如翡翠似松脂,粒粒分明。
须弥芥子,大千一苇。我仿佛执掌了整个秋天,握住了庄稼人的命脉。
随后镰刀搭在青稞的脖颈以下割下来,待要割满一车厢的时候才复套着驴车离开。
到了家里奶奶先是起火烧灶,然后所有的人上手整理青稞——每十个左右的青稞穗头扎成一束。等锅里的水开后,奶奶置好木头蒸架,再把一束一束的青稞均匀地摆在蒸架上,放橡胶锅圈、覆锅单、最后锅盖上还要压一块石头防止泄气。这口锅直径逾一米,足以放得下一车厢的青稞,撑得起一家人的味蕾,送得出左邻右舍的情谊。
我往往负责烧火,开始是牛粪、秸秆直往炉膛里塞,还要时不时的鼓动一旁的风匣。到后来闻见粮食的香味时,就不用往炉膛里加牛粪了,任由余火发热。
约莫青稞蒸熟的时候,奶奶端掉压在锅盖上的石头,扯掉锅单,挪开锅盖,热气氤氲在灶台周围。趁热将这些青稞束捡出来。抓住秸秆,穗头朝下在簸箕面上来回搓揉,只几个回合,青稞仁夹带着一些芒壳簌簌而落。搓完的秸秆轻薄凌乱,带着一股潮湿的暗黄色,完成了它的使命。
接下来奶奶会颠着簸箕左右筛,一些残存的秸秆穗壳就浪到簸箕沿上了,复再搓揉一番,剔出残存的粮食。最后筛匀向前一颠,残渣和一些揉碎的粮食就跳出了簸箕,院子里的鸡群应声围了上去。
奶奶一簸箕一簸箕的把青稞仁过滤收集起来。粒粒青黄柔韧,散发着诱人的气息。
此时,爷爷早已经在院子里铺了一块干净的单子,挪出来两扇磨石,刷洗干净。磨齿的凿痕依旧清晰新润,仿佛錾刻的火花方才熄去。大家合力将石磨安装好。
奶奶把青稞仁倒在磨眼处,不断地往里拨粮食,我们几人胸前端着一根杠子转圈,刚开始感觉很沉,后来渐渐就觉得轻松了,仿佛冥冥中吻合了大地的某种力量。
青稞在磨齿里揉碎后,混合、翻滚、延展,变成了芨芨粗细的粮食须儿,围着磨石360度躺下,趟成一圈,趟成一种宿命,趟成一种人间美味。
这些粮食须儿就是“碾糁”,薄皮嫩肉,青黄剔透,劲道爽口。盛在碗里,有些人还要配上蒜泥、醋、油泼辣子拌匀了吃,可谓一绝。
时下,有很多沿山地区的农妇伐了青稞,按照传统的方式加工装盒,带到县城的闹市区去卖,受到大家的青睐。看见餐盒里的“碾糁”须儿青黄参半,根根分明,就看见秋天,看见故乡,看见辽阔的土地。
作者简介:杨小成,甘肃民乐人,作品发表在《北方作家》《中华文学》《张掖日报》《甘泉》《祁连风》等报刊杂志。
2025-10-15
海淀文艺轻骑兵走进清华园街道 第十九届社区文化节文艺汇演圆满落幕
2025-10-15
2025-10-15
2025-10-15
天下传唱《苹果香》——狼戈《苹果香》现象的文化研究与深度分析
2025-10-14
2025-10-14
2025-10-14
2025-10-13
孙魁走进曙光街道世纪城西区社区 宣讲母爱故事与《家庭教育促进法》
2025-10-11
资讯|北下关文联成功举办著名学者作家贾葆蘅《加拿大华侨移民史》(合著)分享研讨会
2025-10-11
2025-10-11
广西写作学会、广西民族大学创意写作中心壮府艺术村基地挂牌 暨2025“欢诵国庆,诗吟中秋,共抒情家国情怀”壮府诗会在南宁举办
2025-10-10
“诗起烟溪·盐润黑井”诗会举办 诗刊祥云诗歌小院“走基层”志愿者活动走进黑井
2025-10-09
音诗结盟 长城作证 著名音乐人狼戈荣聘为中国诗歌春晚音乐顾问
2025-10-09
2025-10-08
2025-10-16
2025-10-16
[综合新闻] 海淀文艺轻骑兵走进清华园街道 第十九届社区文化节文艺汇演圆满举办
2025-10-16
[文化新闻] 山丹:农文旅融合加“马”提速 名马庄园续写丝路鞍马情
2025-10-15
[文化新闻] 海淀文艺轻骑兵走进清华园街道 第十九届社区文化节文艺汇演圆满落幕
2025-10-15
2025-10-15
[文化新闻] 谁家黄酒获青酌奖后又拿2项大奖?——探秘土城门帝王将相黄酒
2025-10-15
[文化新闻] 天下传唱《苹果香》——狼戈《苹果香》现象的文化研究与深度分析
2025-10-14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