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
来源:文旅网 | 作者: 郝全亮 | 发布时间: 2022-10-30 | 844 次浏览 | 分享到:

感悟生活


 郝全亮


(一)


● 单杠,一个简单的器械,上面却翻飞出运动的雄奇和健康的美丽,还有心意心情辐射的光辉。


● 操场的跑道,一圈又一圈,那是锻炼的轨迹,那是意志的涟漪,那是生命的花朵在欣然绽放。


● 心意与生活碰撞,碰撞出怎样的故事,谁也不知道,可是时间知道。时间守候在前方,专门编辑人生故事。


● 我们不必期许未来会怎么样,我们只要把握当下能怎么样。当下是因,未来是果。抓好当下,也就等于抓住了未来。


● 我们的心意在生活中流动,流动成一个又一个故事,滋养一个又一个日子。于是,这些故事就有了心意的律动;于是,这些日子就有了心意的芬芳。心意是花,需要生活的春风催它开放;心意是果,需要生活之树滋养成熟。


● 书是有灵魂的。书的灵魂,驻守在文字里,等待读书人的灵魂撞击、导引、融化,尔后引领读书人,增加生命的高度,增加生命的厚度,增加生命的深度。


● 风无形而有神,风的神气全在万物的律动里。草儿摆,花儿摇,松涛啸吼,云飞浪涌……全是风的神气活现,尽是风在使劲儿鼓动。


● 风有神而无形,隐逸者的风范,行动家的本领。


● 人生就是一篇散文,形散神聚。生活细节散在各处,却有一根主线贯穿一生。它会表达一个意思,那就是人生的意愿,人生的形象,人生奋斗所凝聚的精、气、神。


(二)


● 世以气论:有正气,有邪气,有和气,有戾气。气之相冲相激,而生是、非、曲、直,善、恶、美、丑。世以衍变运行,显则人物行迹,隐则气运于内。世道,世运,以气秘藏而行。气,聚之于形,则光怪陆离,气象万千。气,潜散于无形,则内力沛然,悄然运行。社会发展,世道变化,人生荣衰,皆仗气运而已。


● 柔软,软活,柔而软,软而活。柔软比刚强更有力量。以柔克刚,柔以曲用力,刚以直逞能。直易折,曲易行。柔,是智慧锻造的利器,无坚不摧,无攻不克。


● 静,也是一种生存状态。是内在和谐以适应外部变化的表现。静是透彻了悟,也是生存智慧。世间万物无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如能守静,则可以制动。静,是清理浮躁而提纯智悟,它是生命最高境界的一种涵养。静以修身,静以养性,静以生智。静是智慧运行的最佳通道。


● 人们追求自由,喜欢自由,自由是可贵的。可是自由对于人来讲,又有两个走向:一、怡养人性;二、释放兽性。怡养人性,可以完善道德,增长才干,明慧练达,为人行事,利国利民。释放兽性,则邪心恶念,污言秽行,损国害民。明白这一点,可以规范自由走向,让自由与人性结缘,发扬光大人的美好的一面,从而增益于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灵魂。


● 清静,人们习以为常的解读,大多停留在空间范畴上。在一定的空间范围,没有喧嚷,没有吵闹,甚至没有鸟鸣,就认为是一份清静。其实,在繁华的城市,寻得一份清静已属不易,即便寻得,就能清静么?试想,心乱如麻,心绪不宁,又怎能得以清静?所以,必须有心意上的清宁平和,才能得到一份清静。因此,清静,也须有修为融入,才可实现。


● 大格局,大境界的人生,须崇高的思想与踏实的行动作支撑。


(三)


● 书籍自成一个世界。那是一个知的世界。进入这个世界,可以满足你求知的欲望,同时又会生出新的探求的期待,因为知无涯。一本一本的书,就是一个又一个引诱,引诱你走在不断探求的道路上,这就是通向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无边之智慧的道路。因此,你可以拓宽人生的疆界,可以充实你的内在,从而改变你的外在。


● 如果你有读书的嗜好,你是幸运的。通过读书,你可以同许多优秀的人物进行一种交流,由这种交流,你将获益多多。你将更简捷地行事,豁达地生活,因为读书为你提供了这一份保障。


●“学问”,不仅涉猎要广,更要钻研深透。涉猎广博,浮于表面,任凭别人思想马队践踏一通,不得要领,不作深究,所得实在可怜。倘若往深里钻研,见前人所未见,成独立之思想,此乃学问之根本。


●“学问”,学而生疑,疑而能问,不仅问人,亦能问己。问人,决疑窦;问已,洞玄奥。思之不深,理之不明,岂能成就学问?


● 优秀的散文,总有那么一种意味蕴含在里面。这种意味,是经过作者思想的提炼,情感的滋润,心灵的化育,所以,动人心弦,摄人魂魄,耐人品味,反复阅读,不忍释手。它以纯真的情愫,涵养读者真纯的感情。它是真的传递,善的回应,美的呼唤。它实现艺术的纯粹,它生发艺术的魅力。


● 散文诗是文学样式里一个特别的品种,它是散文和诗的嫁接,而不是简单的结合。它既有散文的特点,又有诗的特质。它行文自由活泼,而又凝炼蕴籍,内含丰富,意象鲜明,意境高远。这种文学形式需要更用心打磨,需要更丰厚的储备,并且需要更强的创造能力。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