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强作品:春天的小园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黎强 | 发布时间: 2025-03-27 | 266 次浏览 | 分享到:


小园村是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一个行政村,地处江津区慈云镇,拥有丰富的慈孝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和统战文化。这里颇有陶渊明笔下描写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桃源般的景色。因辖区内有一地名叫小园子,故名。寓意小小园子在精耕细作中创造并拥有了悠闲自得的农家庭院式生活。

从县城驱车30分钟许,就到了花木葱茏、瓜果飘香的小园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整洁的硬化公路,像彩带一般连接起村里村外。道路两边粉墙黛瓦的农家新居比比皆是,绿的树,红的花,熟的果扑面而来,数不胜数。村党委书记刁太祥不无自豪地向我介绍,说:“小园的村民真的富了,单说村里面的洋楼别墅,大大小小就有28栋之多”。我听了,很是惊讶,更是羡慕,真想也住进这方水土中,拥有像小园村民一样的闲适时光。

小园的家风传承是有口皆碑的。来到村委会,这座上百年的老院子似乎还散发着悠久村史的气息。浸润了岁月烟火的斑驳的石柱柱基长满青苔,像是在讲述百年小园的过往。几棵高大的香樟树蓬勃在院子中,更像是守着难离的故土。“家风陈列馆”中的家训、祖训历历在目,无声地述说着这方水土的源远流长。“乡贤榜”“蕴德栏”又把小园“传家风,比家风;晒家训,立家规”的风气具体化、形象化,很有新意。小园还是一个多民族的村庄,从云贵桂因婚嫁,或是因三峡移民过来的仡佬族、土家族、苗族等五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生活得怡然自得的,与当地村民俨然就是一家人、一家亲。

跨出小园村委会,古朴高大的门坊镌刻的对联“母慈子孝,同谱中华福祉曲;家和国兴,共唱社会和谐歌”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沉思良久,仿佛从对联中就看到了小园的新风新貌新气象。

村第一书记陈柏冬是来自区医保局的一名干部,已连续担任了两届第一书记了。他向我介绍说,小园村除了传统的花木种植外,还有上千亩的草莓基地,存栏量保持在7、800头的养牛场,花椒种植、水产养殖也是相当有规模的。陈书记接着说,如今的小园村,在打造“和美小园,休闲水乡”文旅品牌的同时,现代化元素也蓬勃兴起,数字化乡村、智慧信息平台早已经融入了小园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村集体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产品加工、电商渠道等上了一个新台阶,鹌鹑、蘑菇等土特产订单火热、销量巨增。国家级“和美示范村”、市级重点培优“基层党支部”的金字招牌闪闪发光,为小园村增色不少,也见证了小园村的欣欣向荣。

转过花香四溢的桃花岛,读罢内容丰富的文化墙,进了普及知识的农家书屋,我来到了小园村新修的笔直的“民族团结路”,这是一条融合民族大爱、凝聚村民信心的村级大道。随着小园精心打造的“悦跑民族团结路,饱览和美乡村景”绿跑活动品牌的深入推广,小园的“绿跑”活动已经声名远播,吸引着更多的长跑爱好者,在这条通向富裕、通向小康的跑道上,跑出了健康美丽的新时尚、新风尚。

站在小园的阡陌沃野中,春风习习,温暖而和煦。眺望远处高山上的蓝天白云,像精美的背景一样衬托着小园如诗如画的村容村貌。身旁的黄墩溪流水潺潺,碧波荡漾,像动人的音符一般,深情演绎着小园的幸福憧憬和美好追求。

 

【作者简介】黎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江津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