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神州:留隍古镇游记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聂四海 | 发布时间: 2022-07-21 | 98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上午乘凯儿得乐公司旅游大巴从东莞出发,赴潮汕三日游。盛夏的南粤,白云浓烈,低徊激荡,连绵起伏的青山忽近即远。从地理方位上看,我早已置身岭南,心绪也随之广远。一路上,更多地是透过车窗去凝视打量这美丽的南国风情。下午抵达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我们入住的是鹿湖温泉假日酒店。

留隍地处莲花山中段与凤凰山、释迦岽之间,韩江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全境,是梅州对接潮汕地区的“桥头堡”,享有“梅州南大门,潮州后花园”的美誉。留隍镇古称万江,得名已逾千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人在境内繁衍生息。宋代以前,留隍仅仅是江边的一个渔村,直到北宋宣和年间,揭阳县城设于此地,筑城池,建铺肆,设城门,才初具规模。留隍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红岽山、大岭岽、尖峰山三山如屏,韩江一水似带,构成了一幅“三山一水护古镇”的壮丽图画,而“古万江八景”(万江古庙、庵堂佛灯、崆锵响石、埔径荡藤、横渡秋风、妈宫香火、横居宝塔、军塘渔筏)犹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便散落在这风光旖旎的画卷之中。



历史上的万江是一方充满人间传奇的沃土:相传,南宋末代皇帝赵昺,被元兵追赶,仓皇南逃。一个雨夜里躲进万江城北宫汶头的古庙,过了一阵,雨歇天晴,君臣们欲走,雷雨又至,只得缩回庙里,连续几次都是如此。赵昺见状,望天兴叹,即以指作笔,香灰作墨,写下“万江庙小可留皇”七个字,遂在庙中住宿一夜。虽然是一个落难的小皇帝,但他的到来,却成为万江这个小地方的一件大事。事后,当地百姓为纪念此事,便将万江改成“留皇”。再后来,蒙古人统治中国,是谓元朝,当地百姓害怕因地名“留皇”引起祸端,故将“留皇”二字的左边各加上耳朵,便成为今日之“阝留隍”。

上述故事是否属实,这并不重要,但“阝留”字的确是一个有意造的字,新旧版本的《辞源》和《辞海》都没有这个字,由此可见这个传说的可靠性。

俯瞰留隍老街屋顶,纵横相连,犹如一页页的五线谱。从宫汶头到内街、中街,直至街尾李厝埕,只见两面店铺,中间形成了一条整齐、美观、和谐统一的骑楼街。骑楼街的建筑风格别具匠心,其街景曾称著粤东,被誉为藏风聚气的财源街。最吸引人的是琳琅满目的街边小吃,诸如:用大米做的弹性十足的粿仔、用薯粉做的名曰“童年回忆”的无米粿、留隍手打猪肉丸、有卤制秘方的留隍卤鹅鸭、粤东菜的“宠儿”留隍豆干、比爱情还值得留恋的落汤糍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留隍属客家地区,但大街小巷,男女老幼,说的却是纯正的潮州话,让人不免有一种非客家地区的感觉,当然,也有很多人同时会说潮州话和客家话,这里也因此成了粤东潮客交会的地区,从而孕育出独特而迷人的潮客文化。



晚餐大部分是当地的传统美食。我最喜欢的是粥,潮州话称为“糜”,这是保存中原古音的说法,《释名》:“糜,煮米使糜烂也。”诗人陆游的《食粥》有云“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其次是山溪鱼,比大江鱼更具山韵特色,味道鲜美,香甜可口;还有腌橄榄,留隍种植橄榄,到了冬天开始收摘、腌制,装入陶瓷中以供全年全家食用;最后是葛布银虾,不须去头去须,全身均可食用,清酥爽口,也是留隍民众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傍晚时分,留隍的街灯次第点亮,村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纷纷归来,漫步在韩江边,嬉戏、聊天,感受这份休闲与静谧。我们相约在鹿湖酒店泡温泉,纯天然氧吧的温泉区里灯火通明,绿树成荫,阵阵清风吹来,顿觉凉爽,到处弥漫着花香,宛若世外桃园。留隍人叫温泉为“汤”,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一次,天上的七仙女遨游来到了鹿湖山,只见山下有一道弯曲的小溪,流水从山涧下来,碧波荡漾,洁净如玉;岸边鲜花争娇斗艳,五彩缤纷,她们挡不住这迷人的诱惑,于是,纷纷跃入小溪嬉戏。其中六妹和七妹觉得山溪水凉,旋即施展神功,各自点了一个温泉穴,把热气腾腾的水从冷冰冰的溪中冒出来,瞬间冷水变成温泉,水流清冽、甘甜、柔滑,七姐妹尽情地洗浴着细白滑腻的皮肤,好不爽心惬意!玩罢,七仙女翩翩离去,便遗留了两口泉孔,当地人叫它“上汤”和“下汤”。

次日清晨,我携家人前往惠仁圣寺。惠仁圣寺坐落在鹿湖坪,山上绿树掩映,泉声潺潺,胜迹众多,景物千姿百态,它前临韩江水,背靠凤凰山。远眺西望,江上船只往返如梭,对岸小城及红岽山尽收眼底,真是“万山当户立,一水接天来”的人间仙境,此刻,所有的杂念都被清空。惠仁圣寺依山而建,雄伟壮观,典雅古朴,独具风采。它不仅为留隍平添胜景,而且是海内外香客游人的一处朝拜游览胜地。

下山的时候,沿途都是早起劳作的人们,我们遇到了一对老夫妇正骑着电瓶车上山,准备去自家的菜园子里摘菜,然后赶到集市上去卖,不禁联想当年苏轼在品尝荔枝美味后,叹出了“不辞长作岭南人”,于是,我也由衷地赞叹“不辞长作留隍人”。

留隍,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不仅自然美、风俗美、人情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更美,它根植于留隍人的血脉之中,有力地推动了丰顺乃至粤东的社会发展和进步;留隍,是古万江的历史年鉴,更是“千年古镇”、“世界旅游名镇”精美闪亮的名片。


【作者简介】聂四海,男,湖北赤壁人,三国赤壁历史文化名家姜洪工作室核心成员。1990年开始在国家、省、地刊物发表文章。代表作有:论文《让每一只小鸟飞上蓝天》《激发审美兴趣,提升审美能力》等;散文《一轮明月照古今》《水墨意蕴入兰亭》等;诗歌《最初的雪》《幸龙魂不死》等。

更多
文章列表
 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